您所在的位置: 健康科普 >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21 2025-07
共同筑牢健康防线,远离包虫病的威胁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尤其在养殖业发达地区高发。掌握科学的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抵御包虫病侵害的关键。以下从实际案例为您详细科普包虫病健康教育要点。  患者秦女士因上臂疼痛伴活动受限20余天到上级医院就诊,初步诊断肺包虫病。择期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右肺中叶)”,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包虫病,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增强免疫力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引流管已拔出,办理出院,并嘱患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近期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遵照医嘱服用阿苯达唑,定期复查。无独有偶,居住邻近乡镇的李女士也因发热、上腹部胀痛一周到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肝脏囊肿6.7cmx9.3cmx5.8cm大小,随到上级医院就诊,行“腹腔镜下肝左叶囊性灶切除术”,植入两根引流管,最后确诊肝包虫病,并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好转后出院,遵照医嘱服用阿苯达唑,定期复查。调查发现,她们都豢养犬只,尤其是秦女士,以前每年过节家中宰牛,会将牛内脏投喂犬只,也没有定期对犬只进行规范驱虫治疗。  认识包虫病  我国有多个省、自治区相继有包虫病病例的报道,流行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等地。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包虫病分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是高度致死的疾病,在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犬类是棘球绦虫的终宿主,羊、牛等牲畜为中间宿主。虫卵随犬粪便排出后,污染土壤、水源、牧草和生活用品,人误食虫卵即可能感染。  包虫病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家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狼、狐狸和猫。  (二)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人通过触摸感染犬的皮毛黏附虫卵,这些虫卵可随食物经口进入体内而感染包虫病,人不参与病原循环链,羊等家畜及鼠类,是食入了虫卵污染的草和水所致。  (三)高危人群:牧民、农民、饲养犬者、狩猎者和皮毛加工者。与犬接触密切的农牧民的感染机会较高。一般在儿童期感染,成年期表现出症状。  包虫病主要症状  (一)肝脏受累:右上腹隐痛、腹胀,可摸到无痛性肿块;压迫胆管时出现黄疸,压迫门静脉引发腹水。  (二)肺部病变:咳嗽、咯血,囊肿破裂后可能咳出粉皮样物质,严重时导致窒息。  (三)其他部位:脑包虫病引起头痛、癫痫;骨骼受累导致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需注意,早期包虫病可能无明显症状,定期体检尤为重要。  包虫病治疗  该病应早发现、早根治,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目前,根治包虫病的有效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首选治疗药物为阿苯达唑。  包虫病预防措施  (一)个人卫生防护  1、勤洗手:接触犬类、牲畜或处理生肉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  2、饮食安全: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不喝生水;烹饪时生熟案板、刀具分开,肉类彻底煮熟煮透。  3、避免接触:尽量减少与流浪犬、散养犬的亲密接触,儿童勿与犬类玩耍后直接用手抓食物。  (二)环境卫生管理  1、规范犬类管理:定期给家养犬驱虫,避免用牲畜内脏喂犬;犬粪便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清洁居住环境:定期清扫庭院、牧场,减少虫卵残留;对与犬类接触频繁的物品(如犬舍、玩具)进行消毒。  3、水源保护:牧区优先使用自来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水源,避免饮用河、湖水。  (三)健康教育与意识提升  1、知识普及:积极参与社区、学校组织的包虫病防治讲座,了解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高危人群防护:牧区居民、兽医、屠宰从业者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自我保护,工作时佩戴手套、口罩,避免皮肤破损处接触污染物。  3、倡导文明养犬:城市居民养犬需定期驱虫、接种疫苗,避免犬类随地排便,降低公共环境传播风险。  包虫病就医指导  若出现上述疑似症状,或曾有牧区生活、犬类密切接触史,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抗体检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包虫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早期发现治愈率较高,切勿轻信偏方或延误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包虫病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提高健康意识,落实预防措施。
08 2025-07
童趣安全行,快乐过暑假
  暑假来临,“神兽出笼”。暑假应是色彩斑斓的,但暑假也是全年中温度最高,降雨量最大的时节,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季。据统计,交通意外是我省儿童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其次是溺水事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暑假对孩子来说是放松,对各位家长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大考”。神兽们外出玩耍时,家长应做到“四知”,即知晓孩子的去向、同伴、归家时间及活动内容,确保孩子行踪有迹可循,安全有保障。  暑假进入倒计时,特为云南本土的幼儿园和中小学生的孩子们因地制宜、量身打造一份安全暑假指南,愿你们争做暑期“安全小卫士”。马路上的“钢铁侠”(交通安全)  步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过马路,左右看,斑马线上最安全!  玩耍时:“大家知道吗?汽车会变魔术,它有一件‘隐身斗篷’!我们把它叫做‘盲区’。如果你站或蹲在这些地方,司机叔叔阿姨在车里是完全看不到你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在停着的汽车周围玩耍!”。不在小区出入口、马路边或者车辆周围玩耍打闹或者使用滑板、旱冰鞋、平衡车等滑行工具。  乘坐时:规则一:坐好自己的‘宝座’(安全座椅)并系好安全带,学生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规则二:小手小脑袋,不能伸出窗外。规则三:司机开车时,我们要做安静的乖宝宝!规则四:学生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水边的“隐形陷阱”(防溺水)  溺水并非只是简单的“掉进水里”,其后果可能极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识别险情:江河湖海与池塘,风险多多是吃人狂。淤泥、流沙与水草,都能吃人风险高。  预防:泳池虽好玩,大人要陪伴;野外河流险,千万别下水!过饱、空腹、酒后、药后、身体不适者也要避免下水。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避免抽筋。一定要按照场所要求穿好救生衣。  自救:对于不会游泳的溺水者,落水后不要惊慌,保持冷静,要尝试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援。对于会游泳的溺水者,一般是因腿部抽筋而致溺水,应及时呼救。可以自己将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施救:有人落水怎么办?你千万不要自己跳下去救他!大应大声呼救,寻求附近人员的帮助,并立即拨打110、120急救。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也可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帮助其清除口腔中的杂物,将溺水者放平,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并注意给溺水者保暖。户外安全  准备开启夏日溜娃模式的家长,赶紧把防蚊露列入必带清单,以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预防近视;但是得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  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不要盲目探险和走野路、爬野山。  雨天出行穿亮色衣物,在外面遇雷雨天气时,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雷场所。  不采摘、食用不认识的野果/野生菌,防止中毒。  外出玩耍应尽量结伴,避免到僻静区域或危险区域。  要学会识别新型毒品及吸毒陷阱套路。  轻症中暑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服用盐水或藿香正气液。居家小侦探:找出家里的“坏蛋”  口诀:“陌生人,不开门;电和火,离远点;高地方,不能爬!;手机和电视,控制时间和内容”应急处理-遇到危险我该怎么办  记住“魔法数字”  火警119|医疗急救120|报警110  最最重要的电话,爸爸妈妈的电话哟  除了交通意外、溺水和跌落伤,云南的小朋友尤其要注意防毒品、防蚊虫、防野生菌、野果,面对这些危险大怪兽,要“知险避险”,要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为学生系好暑期“安全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夏日环境。
04 2025-07
睡眠竟成减肥路上的“拦路虎”,你还敢忽视吗?
  减肥时,很多人只盯着节食和运动,却忘了两个关键的“隐形因素”——睡眠和情绪。其实,它们对体重的影响,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睡不好,体重悄悄涨  现在的年轻人总熬夜、应酬多,睡眠不足成了常态。可你知道吗?睡不好,体重很容易悄悄往上跑。  *激素“捣乱”:睡眠不够,身体里的“饱腹信号兵”(瘦素)会减少,“贪吃小恶魔”(胃饥饿素)会变多。这时候,你会总觉得饿,尤其想吃薯片、蛋糕等高热量食物,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代谢变懒:睡眠不足会让身体的“能量消耗工厂”(新陈代谢)消极怠工,消耗的热量变少,多余的热量就变成脂肪堆起来。  *健康隐患:长期睡不好还可能让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调节出问题,时间久了容易发胖。  情绪“闹别扭”,体重跟着“添乱”  心情不好时,你是不是也爱用吃来发泄?情绪和体重的关系,其实很密切。  *情绪性进食:压力大、难过时,奶茶、炸鸡、蛋糕成了“安慰品”。这些高热量食物能暂时让人开心,但长期下来,多余的热量就变成了脂肪。  *皮质醇“搞事”:长期压力大、焦虑,身体会分泌更多皮质醇。它不仅让人更想吃东西,还会让脂肪偷偷堆在肚子上,形成“游泳圈”,甚至增加患病风险。  *懒得动:情绪差的时候,谁还有心思运动?运动量少了,热量消耗也少了,体重自然容易上升。  管好睡眠和情绪,减肥更轻松  想让体重管理更顺利,从改善睡眠和调节情绪开始!  这样睡,质量更高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起床,让身体形成“生物钟”。  *睡前注意:睡前2-3小时别剧烈运动,晚餐别吃太饱、太油,睡前4-6小时不喝咖啡、茶(避免咖啡因提神)。  *营造环境:卧室要安静(可用耳塞)、黑暗(选遮光窗帘),床品选舒服的,让身体彻底放松。  这样做,情绪更稳定  *及时倾诉:心里的烦恼可以跟信任的人说,也可以写下来,甚至对着天空、大海“吐槽”。  *合理发泄:找个“出气筒”,比如摔变形球等。  *运动解压:压力大时,跑跑步、打打球,消耗掉“坏情绪能量”,身体放松了,心情也会变好。  其实,适度压力不是坏事,能让人更有动力。关键是别让坏情绪“失控”,多培养让自己开心的习惯。  睡眠和情绪就像体重的“隐形指挥官”,别看它们不起眼,却悄悄决定着体重的走向。把它们管好,减肥路上能少走很多弯路,轻松拥有健康好身材。
23 2025-06
一家两口感染发病,农民养殖莫大意
李女士近期出现不明原因反复高热、寒战,最高体温39℃,同时伴有多汗,乏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多方求医无果后,随到上级医院就诊,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三天后,其夫张先生也出现相同临床症状,并伴有腰痛,医院确诊为布鲁氏菌病脊柱炎。医院随即对李女士和张先生开展了布鲁氏菌病规范化治疗。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说起布鲁斯氏菌病很多人都不了解,还以为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其实在100多年前人们在马耳他岛就发现了这种病,为纪念首先发现并培养出病菌的英国军医布鲁氏,所以叫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等症状,在高热时神志清醒,痛苦较小,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加重,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鲁氏菌病所特有,可出现持续数日伴有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部分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皮疹和黄疸,急慢性期患者可以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脑脊髓膜炎和心内膜炎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布鲁氏菌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疫畜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经询问,张先生家养羊3年,种羊是从外地引进,共70只,其中12只公羊,58只母羊,李女士负责在家中饲养,张先生负责放牧,约一个月前羊群陆续出现流脓鼻涕现象,母羊发生流产情况,处理期间,他们接触羊群无任何规范防护措施。  布鲁氏菌病传播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接触含有布鲁氏菌的病畜流产物、乳、尿液、血液、肉、内脏、皮毛、水、土壤、尘埃等,都有可能被感染,病原体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类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率与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密切接触的机会、程度有关,布鲁氏菌病患者可以重复感染布鲁氏菌。近年来,布鲁氏菌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对广大农民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布鲁氏菌病诊断  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周,平均为2周。生活中,养殖业发达地区的农民、牧民、兽医、皮毛和乳、肉加工人员及相关实验人员如果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等任一种病理材料培养物中分离到布鲁氏菌或者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者患者病程持续一年以上且仍有临床症状者滴度为1:50++及以上即可确诊。  布鲁氏菌病治疗  严格遵循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布鲁氏菌病的关键,必要时延长疗程,根据有无并发症及并发症类型来选择药物及疗程。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补充,给予高热量、足量B族维生素以及易于消化的饮食。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适当使用退热剂等。  (二)病原治疗  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在结核病高负担地区,如不能排除结核杆菌感染,不建议使用利福平治疗。  (三)并发症治疗  1.脊柱炎、骶髂关节炎。  若复发感染,脊椎不稳定,显著的脊椎后突,引起难以控制的疼痛,形成局灶脓肿经抗菌治疗无缓解等情况时建议外科手术。  2.脑膜炎、脑膜脑炎。  颅压高者给予降颅压治疗,疗程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情况而定,建议以脑脊液恢复正常为治疗终点。  3.心内膜炎。  出现瓣膜穿孔、破裂、脱垂或脓肿,赘生物有随时脱落危险,引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应考虑外科干预。  4.卵巢炎或睾丸炎。  在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可短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四)中医治疗  布病之核心病机为湿热疫邪痹阻经筋、肌肉、关节,耗伤肝肾阴血。临床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三期论治。  布鲁氏菌病预防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吃半生不熟的肉,不喝生奶,接触皮毛时不吸烟,工作后要洗手;其次对兽医、放牧员、饲养员、贩运、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高危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宣教,做好个人防护,如规范穿脱防护服和手套、高筒防水靴、戴好口罩;同时定期对屠宰及圈养场所用漂白粉等含氯制剂消毒,宰杀处理后的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同时做好皮毛消毒、奶制品消毒及流产物的消毒处理等,病畜污染和流产胎羔需消毒后深埋1米以下;检疫淘汰疫畜、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以及进行畜群免疫接种等也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措施;对接触畜类人员,一旦出现长期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张先生和李女士幸亏发现较早,及时就医,确诊后医院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规范化治疗,症状缓解后办理出院,出院后仍需严格按照医嘱规范服药,定期复查。
20 2025-06
耐药结核病:须警惕这个“健康杀手”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抵抗力"时,就形成了耐药结核病。根据耐药程度不同,可分为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准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几种类型。     →原发耐药:耐药结核病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向空气中传播耐药菌,健康人直接吸入后感染。 →继发耐药:敏感结核病患者因治疗不规范(如自行停药、漏服药、剂量不足等),使结核菌在药物压力下"进化"出耐药性。  →治疗周期长: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长程治疗方案至少在18个月以上,短程治疗方案至少在9个月以上,是敏感结核病治疗时长的1.5-3倍。→不良反应多: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案,耐药患者可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肾脏毒性、Q-T间期延长等。 →治疗费用高:在我省现有医疗保障水平下,即使采用9个月的短程治疗方案,医保报销后仍需自付数万元。→传染风险大:人群普遍易感,家庭成员(尤其老人、小孩)感染风险高,健康人通过吸入空气中的耐药结核杆菌后将直接感染为耐药结核。  →健康人群防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营养、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注意加强居室通风√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患者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按时、足量、全程服药,不擅自停药或调整用药√定期复查:按要求进行痰检、肝肾功能等检查√做好防护: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时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环境管理:保持居室通风,衣服、被褥等可进行阳光照晒  
上一页 1 ... 6789101112... 114 下一页 共114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