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健康科普 >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25 2021-08
开学了,新同学们除了“亮码”还需“凭证”入学哦
开学在即,所有新入托、入学、转学、插班儿童的宝爸宝妈们除了按要求准备云南健康码、行程卡、健康监测表等新冠疫情防控相关的资料以外,还需按照幼儿园或学校要求准备好预防接种证或“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哦。通过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可及时发现未按免疫程序要求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并及时为其进行补种,能有效建立起儿童免疫屏障,预防疫苗针对性疾病在幼托机构和学校的暴发或流行。家长们可以前往附近预防接种网点咨询孩子接种完成情况或可参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1年版)"自行核对。如果您的孩子已接种完全,请携带预防接种证到原接种单位查验并打印“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如您的孩子未接种完全,请尽快带其到原接种单位及时补种完成相应年龄段疫苗。往年查验情况显示,我省流脑A+C(3岁和6岁)和白破疫苗(6岁)最容易漏种,若发现儿童还没接种这两类或其他疫苗,应及时进行补种;入托入学后还未补种完成的,请带孩子到管理儿童的接种单位继续补种;如无接种证或接种证丢失应尽快到原接种单位进行补办,同时补种相应的疫苗;如多地接种的,应去最后一剂次疫苗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证查验证明。查验内容只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要求的一类疫苗(免费),但因孩子入托、入学后开始集体生活,增加了某些学校常见传染性疾病(如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的感染机会,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入托、入学前带其接种相应二类(自费)疫苗,以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保护孩子健康。
11 2021-08
“暑”平安最重要
“暑"平安最重要暑假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据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科获悉,2021年7月,儿童因意外伤害就诊达78人次。云南省儿童在暑期发生中毒(主要是食用野生菌)、跌落、动物咬伤、呼吸道及食道异物、烧烫伤的情况比较多。家,作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又是意外伤害高发的场所。儿童意外伤害看似小概率事件,可是一旦发生,其极高的致伤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将严重打击儿童的生命健康和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当然,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大部分儿童意外伤害是可以积极预防的。绝大多数儿童发生的家庭“意外"是由于生活中没有安全意识、不小心、考虑不周所致,家长和孩子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中毒生活中的有毒化学品和药品随处可见,如家用清洁剂、擦鞋剂、药物及含铅制品等,误服可造成中毒。即使是正常口服药,用量不当也会中毒。7月、8月正是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因此,暑期也是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食用有毒野生菌后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预防措施:1、家中的洗涤用品、消毒用品和化妆品不要摆放在儿童伸手可及处;把药品置于不易开启的安全包装中。2、长期服用的慢性药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服用,以免孩子模仿。3、喂孩子吃药时也不要把药说成糖果进行哄骗,以免孩子在概念上混淆。4、家长及时清理变质的食品。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哪些东西不能乱吃。5、尽量不给儿童食用不认识或腐烂的野生菌类。(野生菌中毒的预防详见云南疾控网相关信息播报)跌落伤云南省儿童发生跌落伤的平均比例为53.5%。男童多于女童,前三位高发年龄段分别是7岁~12岁、13岁~18岁和3岁~6岁。预防措施:1、及时关闭窗户或安装防护围栏。选购防护围栏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间隔的大小,不要卡到孩子的头和手。此外,防护围栏上还需要留有消防活动门,以防万一发生火灾时,无处逃生。2、在飘窗和落地窗内侧安装窗内防护栏杆。3、孩子的床不要离窗户太近。窗户边上不要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以免儿童攀爬。窗户和护栏要经常检修,以免老旧松动。4、洗手间铺设防滑瓷砖或防滑垫等。动物咬伤云南省儿童发生动物咬伤的平均比例为16.1%。男童多于女童,高发的两个年龄段分别是3岁~6岁和7岁~12岁。预防措施:1、小朋友户外活动要有家长或监护人的全程陪同,不要让小朋友亲近或喂食不认识的宠物。不要随意逗弄猫、狗等小动物,尤其是流浪猫、流浪狗等。告诫小朋友不要去招惹正在睡觉或吃东西的宠物。2.如果家里孩子还小的话,建议家里最好不要养小宠物。养者应把宠物拴或圈在一个固定的活动范围,并且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去逗小猫、小狗玩,同时,还要记得经常给宠物洗澡,打预防针,防止病菌繁殖。3、不要轻易带陌生的小动物回家饲养,因为它们的体内可能携带狂犬病毒。4、如果小朋友不小心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家长一定要及时为孩子处理伤口。如果伤口不是很严重,应该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再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最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处理。接着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注射疫苗,尤其是狂犬疫苗,这时候家长不要大意。而对于严重的伤口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急救,避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儿童异物窒息除了瓜子、豆类、石榴等食物是气管异物的常见物,钉子、别针、硬币、纽扣等小物件最常导致儿童异物窒息。预防措施:1、三岁以下幼儿要慎吃坚果、豆类和果冻、汤圆等食品。2、儿童吃饭时最好能保持直立坐姿,在固定餐椅中进行;吃东西时要安静,不要说话,大人更不要逗其大笑;走路、跑跳时最好嘴里不要含食物。3、如果孩子的咀嚼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家长可改变食物形态,或暂时不要吃。4、经常对家中进行“地毯式"扫除,及时清理孩子可能碰到的小物件,同时也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烧烫伤云南省儿童发生烧烫伤的平均比例为3.8%。男童多于女童,以0~6岁居多。预防措施:1、不要把热水瓶、茶壶等盛热水的容器置于桌边,以免不小心碰翻。并让孩子远离热水器、炉灶、电熨斗等致烫伤的危险用具。2、建议家长用密封、隔热杯子盛装温水给孩子饮用。3、建议用餐桌垫代替桌布,以免孩子拽拉桌布时将桌上的东西打翻烫伤。4、洗脸水、洗澡水建议家长调好水温后,再让孩子自行洗漱。(撰稿人:杨云娟,审稿人:黄达峰)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05 2021-08
浅谈幼儿“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急性肠胃炎最主要的原因,成人和小孩都是轮状病毒的侵袭对象。成人抵抗力较强,而出生6个月以内的宝宝体内还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因此轮状病毒最容易找上6个月~5岁以下的婴幼儿,几乎每个孩子在3-5岁前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大量的临床数据统计表明90%以上感染都发生在两岁以内。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900000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的腹泻高发于深秋和初冬季节,因此在我国也被称为“秋季腹泻"。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主要症状与肠胃炎类似,包括发烧、呕吐、腹泻,咳嗽或流鼻水,多半1~2天后可减轻,但腹泻情况会持续3~8天,一天可能拉肚子多达10~20次。大便偏黄色水洋状(类似稀蛋花汤)且带有酸臭味。年龄越小的孩子往往病情越重,小年龄段的孩子感染之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合并其他脏器损害、肝脏损害、心肌损害,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脑炎和肺炎。一旦出现并发症,就有可能危及生命。轮状病毒传播的方式以粪口传染为主,也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染。小孩在幼儿园、学校彼此交换玩具、玩偶时,也会使轮状病毒快速扩散。既然轮状病毒的传染源都是在幼儿园和外面,那宝宝待在家是不是就不会感染轮状病毒了?轮状病毒存在于环境中,可存活在物体表面长达10天之久,爸爸妈妈在不知不觉中可能就把病毒带回了家。另据美国微生物学研究指出,在家中看似清洁的物体上,有16%潜藏着轮状病毒。那我们该怎样预防感染轮状病毒呢?1、注意卫生勤洗手是最基本且有用的方法。饭前、饭后,爸爸妈妈们准备餐点前、帮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完排泄物之后,都要记得洗干净双手。还要避免让宝宝吃生食,蔬果也必须清洗干净。另一方面,建议家长回家后,先换下外出服,漱口洗手,再去接触幼儿。2、接种疫苗目前还没有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还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应从6周龄起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早接种,早保护。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考虑是否让宝宝接受轮状病毒疫苗。不过轮状病毒疫苗需要自费,爸爸妈妈们可以评估自身经济状况来决定。如果宝宝不幸感染了轮状病毒也不用太担心,可以参考以下几点进行护理:1、不能吃止泻药、严重者需就医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是因为“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而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2、腹泻患儿要做好隔离轮状病毒容易经由小朋友彼此接触而传染,如果家里小孩感染了,最好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幼儿园、学校等地方。家长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患儿用过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图书等)及活动范围必须撤底清洁消毒。清理完排泄物和呕吐物后,也应洗干净双手。3、调整饮食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患儿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患儿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如果宝宝还在喝母乳的阶段,妈妈们可以继续哺喂母乳,因为母奶的吸收利用率好,也可以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
28 2021-07
谨防食品霉菌毒素污染
夏天来了,当环境温度、湿度在合适条件下,存贮的食品很容易产生霉变,那么食品中常见的霉菌到底有哪些?会产生哪些有害的毒素?这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所谓霉菌,实际上就是丝状真菌的通俗名称,是一种发霉的真菌。这些真菌能够产生纷杂茂盛的菌丝体,但是却和常见的蘑菇这种真菌有着明显区别,没有大型子实体。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某些霉菌可用于食品(如干酪和肉)加工,使其味道鲜美,但多数霉菌可污染食品,导致食品发霉变质、降低其食用价值,危害身体健康。常见的危害身体健康的霉菌毒素有哪些呢?主要污染哪些食品呢?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常见的危害身体健康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展青霉素等。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等,具有很强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与致癌性;污染的食品主要是粮油及其制品、坚果等,其中以玉米、花生和棉籽油最易受到黄曲霉毒素B1、B2、G1、G2污染,牛奶和乳制品易被黄曲霉毒素M1污染。赭曲霉毒素:包括赭曲霉毒素A、B、C、D,以赭曲霉毒素A在谷物中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最高,毒性最大,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污染的食品主要是小麦、玉米等谷物和豆类。镰刀菌毒素:毒性较强的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和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及致畸作用,部分有致癌性;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谷物及其制品,包括玉米、小麦、麦片等。展青霉素: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和各种不同器官水肿和出血;污染的食品主要是水果及其制品,尤其是苹果、山楂、梨、番茄、苹果汁和山楂片等。霉菌的克星:低氧、低温、高温、射线。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如肉类食品,在0℃的低温下,可以保存20天不变;如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霉菌抗射线能力较弱,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杀灭霉菌。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巴氏消毒(80℃)都不能破坏其毒性。日常生活远离霉菌毒素,注意4点购买食物要注意,尽可能选择预包装食品,并注意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包装打开后尽快食用,如果遇到食物发霉,就算有轻微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因为在粮食发生肉眼可见的霉变之前,其中的黄曲霉毒素也可能达到危险的含量。挑选正规厂家的食品。如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黄曲霉毒素,因此不要囤油,不要生吃烹调油。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尽可能不囤积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期,以防止食物霉变。注意食品的淘洗和烹调方式。资料显示大米中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于米粒表层,淘米时用手搓洗三四遍可除去80%的黄曲霉毒素,如花生米,用油炒或干炒可以将黄曲霉毒素部分破坏掉,加食盐炒或煮去毒效果更好。
15 2021-07
大暑防病有妙招,增强体质保健康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随着气温升高,人们也容易感觉心烦气躁、情绪波动、精神困乏、食欲不振等。节气防病小知识一、中暑中暑是大暑天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中暑怎么办?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怎样预防中暑?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2.保证充足的睡眠;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二、热中风主要原因:由于室内与室外气温相差太大,若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使脑部血管反复舒缩。常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怎样预防热中风?1、预防热中风,首先要补充水分。在夏季容易不显性脱水或天热出汗,使老年人在天热时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容易使血月粘稠,而出现堵塞从而引起中风,因此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以防止血液浓缩出现血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脑中风;2、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另外,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下到户外活动;3、戒烟戒酒,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以保证机体良好的供血、供氧;4、经常检测血压、血糖等: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降脂药;5、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观察病人的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无力、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速去医院求诊。三、胃肠道传传染病大暑天时气温高,食物容易腐坏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怎样预防胃肠道疾病?1.少吃隔夜隔餐的饭菜;2.餐具、食物等要防苍蝇、蚊虫叮咬,做好洗涤消毒工作;3.买来的海鲜等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可生吃;4.不喝生水,防止水污染;5.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6.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洗澡。节气饮食指导一、饮食宜以清补为主,健脾养胃,清暑化湿。高温、高湿的天气是大暑的主旋律,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疲惫。大暑节气的饮食调理宜坚持益气生津、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可多吃粥,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补虚损,最宜养人。推荐食谱绿豆百合粥,双豆(红豆和绿豆)薏米粥,都可以加淮山或茯苓,能起到更好的祛湿效果。二、添苦味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敬而远之,还可以预防中暑,一举两得。三、多吃蔬果和杂粮以供应维生素。夏季每日从汗液中损失较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缺乏这些维生素使人身体倦怠、抵抗力下降。据测定,高温天气中水溶性的维生素需要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补充维生素C的好办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1的好食品是绿豆、红豆、扁豆等豆类,以及玉米、大麦、燕麦等粗粮;维生素B2的好来源则是牛奶和绿叶菜。
上一页 1 ... 70717273747576... 114 下一页 共114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