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健康科普 >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26 2023-09
防控登革热,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何时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登革热如何传播?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我国登革热主要由什么蚊子传播?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白纹伊蚊分布在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西至陕西宝鸡的辽阔地域。它们与人们的活动时间一致,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叮咬的高峰时段。白纹伊蚊的幼虫喜好洁净的水,社区内的树洞、石穴、积水轮胎,废弃的碗、盒,存接水的瓶瓶罐罐,丛生植物的叶腋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埃及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地区和台湾省南部,尽管分布局限,但它对登革热的传播能力强于白纹伊蚊。埃及伊蚊除了在早晨和近黄昏有叮咬高峰外,整个白天都会活跃地吸血。与白纹伊蚊相比,埃及伊蚊与人类更为“亲近",喜欢与人类共居一室,我们家中的饮用贮水缸、水培植物、花盆托、腌菜坛、饮水机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伊蚊一般出现在哪些场所?白纹伊蚊多栖息在孳生场所(指蚊子的幼虫生长及成蚊产卵的地方)附近,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家蚊",主要栖息在室内避风阴暗处,如水缸脚、碗柜背后、卧室床底、墙角、蚊帐等处,悬挂的有汗渍的黑衣服,更受它们喜爱。登革热在哪些地区流行?该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多分布在广东、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如果去登革热流行区,如何预防登革热?1.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3.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4.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5.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和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减少伊蚊孳生,我们能做什么?伊蚊喜欢在人类家中和附近栖息。为了减少孳生,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清除孳生场所:(1)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2)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3)疏:疏通沟渠、清理岸边淤泥和杂草。(4)排:排清积水。(5)清:清除小容器垃圾,以及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具体包括:1.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2.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4.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5.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6.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时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的轮胎可用双硫磷灭幼蚊。7.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26 2023-09
走近“世界狂犬病日”:如何科学应对狂犬病
今年9月28日是第17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同一健康而努力"。为了减少狂犬病危害,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狂犬病相关知识,共同参与到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中。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V)引起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高达99%的人类感染病例由狗传播,其他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狂犬病,患病动物咬人时,牙齿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导致人类感染发病。狂犬病的危害在于人感染狂犬病毒后一旦出现临床表现,几乎100%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有约5.9万人死于这种可预防的传染性致命性神经系统感染。和其它许多传染病相比,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在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许多人在被咬后没有及时就医或接受规范处置,导致错过了预防发生和挽救生命的机会。一旦出现临床表现,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激动、焦虑、意识模糊、多动、吞咽困难、唾液分泌过多、因尝试喝水时吞咽困难而引起的恐惧(恐水)、因风吹面部而引起的恐惧(恐风)、幻觉、失眠和部分瘫痪等。在政府主导,农业、卫生、公安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全社会参与的努力下,我国狂犬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人狂犬病报告发病数每年以20%左右速度持续下降,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年报告发病数下降到零或个位数,新增病例呈散发状态,部分地区已实现局部消除,已经实现了狂犬病消除路线图的控制阶段目标,证明我国的防治策略是科学有效的,这也为2030年前实现全国狂犬病消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控制动物的狂犬病感染和传播,就能从源头上切断人类的感染途径。这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作为社会一员,应首先做到规范饲养和管理动物,具体包括: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宠物办理登记、养殖许可等手续,并按时给宠物接种动物用狂犬病疫苗。2.妥善管理宠物,避免其与野生动物或流浪动物接触或发生冲突,并在公共场所给宠物佩戴牵引绳或口罩等防护用品。3.不要随意喂养或接触流浪动物或野生动物,尤其是表现异常的动物,如行为怪异、攻击性强、不怕人等。预防狂犬病的另外一个有效措施是暴露后及时彻底清洗伤口。如果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消毒。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口处残留的活性毒量,降低感染风险。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初步清洗后的伤口消毒和处理操作尽可能由犬伤门诊的专业医务人员完成(昆明市的犬伤门诊见附件,引用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材料)。最后一项最为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暴露后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受伤较为严重时还需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目前可接种狂犬疫苗的地方包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或者当地指定的门诊。附件:昆明市犬伤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信息(来源于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 2023-09
“老糊涂”或许是病,得防得治!
人老以后,身体各项机能衰退是必然的,但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神情淡漠、多疑猜忌等现象,是正常衰老吗?其实不然,这所谓的“老糊涂",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前期现象!早发现,早诊断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一遍遍地问同样的问题。但患者的记忆障碍常被认为是老年人的健忘,尤其近期遗忘已明显,但远期记忆相对保留时,亲属常认为患者记忆并不差,因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事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然而上述情况应引起亲属的注意,及时带老人到专业医疗机构咨询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行动,早受益今年阿尔茨海默病月的宣传主题为“立防立治无问早晚(Nevertooearly,nevertoolate)",聚焦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筛查与干预。不管何种类型的老年性痴呆,防控危险因素不但有助于延缓甚至阻止未病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也有助于延缓既病者的病情发展。那么,如何防控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呢?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身体活动、不吸烟、避免有害使用酒精、控制体重、健康饮食以及保持健康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来降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风险。其他需控制的风险因素包括抑郁、社会孤立、认知不活跃和空气污染。此外,从事复杂脑力劳动者,患痴呆风险较其他人低,这可能与不断的认知锻炼有关,俗话说“用进废退"。因此,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维持良好的社会联系,进行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尝试新鲜事物,多用脑,勤用脑,能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法还无法彻底治愈这种病,但不意味着无法治疗,及早发现病情,把握黄金窗口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和良好的保健护理,就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延长患者的寿命,对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来源:[1]任汝静,殷鹏,王志会等.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04):317-337.[2]JiaL,DuY,ChuL,etal.Prevalence,riskfactors,andmanagementofdementiaandmildcognitiveimpairmentinadultsaged60yearsorolderinChina:across-sectionalstudy[J].TheLancetPublicHealth,2020,5(12):e661-e671.[3]http://www.nhc.gov.cn/jnr/index.shtml(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节日纪念日官网)[4]https://www.who.int/(世界卫生组织官网)[5]https://www.adc.org.cn/(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官网)
21 2023-09
“隐形生育克星”——沙眼衣原体
小花今年30岁,结婚五年,婚前谈过多个男朋友。随着年龄增长,家里催着要小孩,但肚子迟迟不见动静。小花急了,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输卵管性不孕"。小花疑问:1.何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为何感染了沙眼衣原体,从来没有感觉到有任何不适呢?3.输卵管性不孕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系吗?4.现在该怎么办?带着小花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了解“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到底为何物?什么是沙眼衣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CT)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是一类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微生物。CT是目前主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之一,它可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宫外孕及输卵管性不孕。CT感染现状如何?近年来生殖道CT感染患者逐年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20年全球新感染人数达1.29亿。我国和我省监测数据均显示,大众人群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小花感染了CT,为什么从来没有感觉到有任何不适呢?CT感染后,有50%的男性患者和70~80%的女性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以至于大家并不能依靠症状的出现来判断是否感染了CT。CT是如何传播的呢?性接触传染是生殖道CT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少部分患者可因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而被感染,如内衣、内裤、浴巾、澡盆、马桶圈等物品导致间接接触传播。另外还有母婴传播,患有生殖道CT感染的孕妇在分娩时,婴儿可能被传染。不孕不育与CT感染有关系吗?全世界约有8%的育龄夫妇患不孕不育症,我国的比例约为10%[1]。导致不孕不育危险因素较多,有研究认为20%~60%的不孕不育病因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而CT是导致生殖系统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2-5]。如何知道是否感染了CT呢?由于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症状,筛查检测是发现感染的有效途径。当怀疑自己存在感染CT的风险时,应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筛查。以下人群建议定期接受CT筛查:1.育龄期女性、孕妇;2.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者;3.有新性伴或多个性伴,性伴确诊CT感染或有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尤其是淋病)者;4.1个月内有不安全性行为者及尿道有异常分泌物者。感染CT后该如何处理?生殖道CT感染经过规范治疗能彻底治愈,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足量、规范用药。经治疗后,大部分病例是可以有效治愈,但是极少数存在一定的复发和再次感染的可能性,究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内部或性伴之间存在相互传播的风险,故性伴也要同查同治,防止重复感染。如何预防CT感染?1.树立健康的性观念,遵守性道德,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多性伴及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传播风险。2.提高疾病的预防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内衣、内裤应单独清洗,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和澡盆,同时注意马桶的卫生消毒等,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后记:小花通过治疗后,终于在1年后成功怀孕并生下了1个健康的宝宝。
13 2023-09
开学啦,学校结核病防控需要把好“五关”
开学啦,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大家需要特别关注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肺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我国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21年估算的全国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0万,估算全国结核病发病率为55/10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近年来,曲靖市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数居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一位,从人群分类来看,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约占全人群报告发病数的6%-11%,仅次于农民的患病数。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有病例,容易在同学和老师们中间传播和蔓延,存在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隐患。要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关键是把好“五关"。第一关入学体检关,把传染源拒之于校外要把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及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内容,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并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一旦确认为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进行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待定点医院确认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回校进行后续治疗。第二关晨午检及缺课查因关,及时发现在校学生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班主任(或卫生员)通过晨午检及时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怀疑肺结核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或校医院,并由学校卫生(保健)室或校医院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对发现的肺结核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学校疫情报告人立即向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第三关主动报告病情关,早发现、早治疗,及早采取防控措施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因不适到医疗机构就诊被诊断为肺结核病,应如实告知本人身份及学校名称与班级,切不可因担心可能休学或停工而向医生隐瞒。因为你的隐瞒就会让学校失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的最佳时机,很可能成为学校聚集性结核疫情的根源。第四关开窗通风关,防止结核传播简单有效的好办法教室、寝室、图书室、阅览室、食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室内体育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避免学生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密闭空气缺乏流动,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就极易造成肺结核的感染与传播。天气好的情况下,要开窗上课,尽可能少使用空调,空调开放期间也要经常开门开窗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特别是教室课间休息、午休、放学和晚自习后都要开窗开门通风透气。第五关健康教育关,通过知识普及让大家自觉参与到结核病防控中来,从自我做起,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做起,从根本上防止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要经常在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要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知识),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包括时刻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
上一页 1 ... 42434445464748... 114 下一页 共114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