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2-11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好发于15-45岁的性活跃人群,约90%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感染所致。生殖器疱疹的主要传播途径HSV-2存在于感染者皮肤和破损粘膜的渗液、精液、前列腺、宫颈、阴道分泌液中,主要通过性传播,部分肛交者可在肛门及直肠部位发生,也有少部分是通过母婴传播。生殖器疱疹的症状感染病毒后,大多数人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及生殖器周围、肛门及肛周出现小的、单个或成片的水疱,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疼痛的溃疡,症状可持续4周。孕妇感染病毒后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传染给新生儿,如病毒在子宫内就发生传播,可能导致胎儿的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严重感染。生殖器疱疹和HIV的关系感染生殖器疱疹可以造成生殖器局部皮肤黏膜的破损和炎症,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同时,疱疹病毒感染还会增加生殖器黏膜中CD4+细胞的数量,而HIV可以侵入这些细胞,所以HIV感染者和病人如果同时患有生殖器疱疹,则更可能将HIV传播给他人。生殖器疱疹的治疗及预防对于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抗病毒药物只能减轻症状,无法清除病毒。本病易复发,尤其在初发感染后1年内复发较频繁。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生殖器疱疹,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因此,如在外生殖器部位发现皮肤或黏膜水疱或溃疡,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诊断后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17
2022-11
疫情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异质性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调查研究显示,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已超过13%,有接近1亿的人口患有慢阻肺。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感染新冠后重症比例高,预后差。因此,疫情对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个重大考验,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降低急性发作的频率,是所有慢阻肺患者最需要关注的问题。那么疫情期间,慢阻肺患者如何自我管理?一、遵循基本的感染控制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二、药物治疗按照原先的慢阻肺治疗方案用药,遵医嘱规律口服和/或吸入药物治疗,不要随便更改原有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及时查看吸入剂及其他药物剩余量,提前购药(互联网医院、网络平台)等在线购买,预留充足时间等待药物到货。三、非药物治疗(一)疫苗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二)戒烟及烟草依赖治疗戒烟是慢阻肺患者管理的关键措施,切不可因居家而再次使用烟草。(三)保持体力活动:适量运动,坚持运动锻炼,例如:八段锦和太极拳。(四)呼吸锻炼:改善肺通气功能1.缩唇呼吸(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要点:(1)放松颈部和肩部肌肉;(2)嘴唇闭合,通过鼻子吸气3秒;(3)通过缩小的唇部将气体呼出大于4秒。2.腹式呼吸要点:(1)取坐位或平躺位,将手放在膝盖上或腹部;(2)吸气时,腹部隆起;(3)呼气时,腹部凹陷。(五)家庭氧疗长期氧疗能提高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组织的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具体吸氧流量及时长遵医嘱。(六)均衡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均衡营养,保证牛奶、鸡蛋、瘦肉及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慢阻肺患者一定要遵医嘱,严肃科学对待,切不可因居家就自行停药或减少锻炼,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好疫情期间的居家防护,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5
2022-11
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天你控糖了吗?
目前全球约有5.37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人数高达1.25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平均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截肢,每5分钟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每4个肾透析的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视力衰退的首要原因。糖尿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本年度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接受全面糖尿病教育,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才能有效防控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呢?1.主动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懂得糖尿病防治知识才能做好糖尿病防控。建议您从以下途径获取糖尿病防治知识:(1)就诊时专科医生对您的宣教;(2)正规医院专科讲座;(3)正规医院发放的宣传册以及出版社出版的糖尿病相关读物。2.治疗干预不松懈,血糖监测要做好目前医疗条件下,出现典型糖尿病症状及糖尿病并发症症状的机会不多见,大多数患者通常是体检才发现血糖很高并且已经出现并发症很久了。而一旦出现失明、水肿、心脏病发作等明显症状,是没有好办法治愈的。“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就是这个意思。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缺一不可且同等重要,血糖监测是控制血糖的基础。(1)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52%,死亡风险降低68%。建议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度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最佳运动时间为餐后1-2小时,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定量饮食、按时就餐、适度加餐、均衡营养。此外要控制好血脂、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是5克,糖尿病患者血压值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2)药物治疗需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降糖效果。糖尿病患者不可随意滥用药物,不推荐使用偏方,也不可随意中断药物或擅自加减药量,糖尿病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需严格遵循医嘱,否则会因用药不当影响疗效。(3)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检测,糖尿病患者在开展血糖自我监测时,应重点关注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有低血糖风险者还要检测餐前血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应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值是≤7.0%(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合并严重并发症等可放宽至8.0%)。此外,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尽早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以便早期处理,减少危害。
14
2022-11
地方标准知多少
我国的标准分级:1.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2.行业标准:不同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有所不同,如农业标准“NY"、水利标准“SL"、民政标准“MZ"等;3.地方标准:省级地方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其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组成。如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4.团体标准;5.企业标准,共五个级。制定地方标准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自治区和一些跨省市的地理区域,其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对某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土特产品和建筑材料,或只在本地区使用的产品,或只在本地区具有的环境要素等,有必要制订地方性的标准。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经其批准的设区的市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相应领域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发布后应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制订地方标准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提高地方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同时也使标准更符合地方实际,有利于标准的贯彻执行。近年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参与完成了多个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包括《乳饼》(DBS53/009-2016)、《乳扇》(DBS53/010-2016)、《松茸及其制品》(DBS53/022-2016)、《三七须根》(DBS53/029-2020)、《天麻》(DBS53/034-2022)、《过桥米线餐饮加工卫生规范》(DBS53/032-2022)、《铁皮石斛》(DBS53/035-2022)等多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以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实施后对相应食品的要求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包括其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有助于云南省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标准详细内容可自行前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https://cfsa.net.cn/Standard.aspx)、云南省标准化信息传递服务平台(http://www.ynstdinfo.net)等网站查阅。
11
2022-11
“痘”“疱”刺客
我一个小小的病毒,能让感染过的人谈“痘"色变、谈“疱"色变,痛感乍现,我得意的笑出声来,哈哈哈……想知道我是谁吗?感染我以后会得什么病?来,揭开我面纱的时刻到了。敲黑板!我就是引起水痘、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什么是水痘和带状疱疹呢?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有较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较为多见。感染后,经过大约两周的潜伏期,出现头痛、发烧、食欲下降等症状,继而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易感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场所。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一般需要1-2周可完全康复。病后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也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成群的簇状水疱,沿单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得了带状疱疹,皮肤会起一片一片红色的皮疹,皮疹分布像一条长带。腰部发病较多见,因此民间称之为“缠腰龙"。带状疱疹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发病几率随年龄增长,年龄越大病情更严重。慢病患者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疱疹病毒的特点是第一次感染后,会在体内长期潜伏存在,在人体免疫力低下、高龄、慢性疾病、劳累等因素影响下,体内的病毒可能会被再次激活。得了带状疱疹有什么感觉呢?带状疱疹虽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神经痛,如刀割、火烧、电击、鞭抽,轻触皮肤即可产生。而且,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后遗神经痛是其最棘手的问题。得过带状疱疹的人,还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时间可长达10年甚至更久。如何预防水痘、带状疱疹?预防水痘、带状疱疹除了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外,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水痘疫苗,需要接种2针剂。第1剂:12月龄-24月龄儿童。第2剂:4岁-6岁儿童。未完成2剂者,建议补齐2剂(≤14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3个月,≥15岁人群两剂至少间隔4周)。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对象为50岁及以上成人,全程2针剂,两针之间,间隔2-6个月,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