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健康科普 >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05 2022-09
入校第一关——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检查
金秋九月,一批新生即将迈进学校开启新的征程,无论你是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入校前可别忘了这件重要的事: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配合学校做好新生入学健康体检结核病检查健康体检结核病检查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减少校内结核病传播的第一关。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治规范(2017版)》及《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年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时间:原则上在学生入校前完成,最晚应在开学后1个月内完成。内容:(1)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学新生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如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或可疑症状,应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如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应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2)高中和寄宿制初中入学新生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如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应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3)大学入学新生肺结核可疑症状的问诊胸部X光片检查(4)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新生入学体检参照同年龄组人群开展。*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检测禁忌症,可以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替代。体检后不要忘记:如果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或胸部X光片检查异常,应到当地肺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诊断,排除活动性肺结核方可正常入学。
30 2022-08
检测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怎么办?
星期一的早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张医生来到办公室,开心地哼着小曲《今天是个好日子》,把诊室的桌子板凳擦干净,穿好白大褂,整理好桌面资料,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张医生按照挂号顺序开始接诊,前3个病人都是在其他地方查出肝功能不好来做检查的,张医生很从容地完成了接诊工作。当叫到第4个人时,一个满脸写着“我着急,我很难"的中年男子快速走进诊室,坐到接诊桌前,还没等医生询问病情,该男子立刻拿出一张化验单放在桌上,说道:“医生,我前段时间去体检,体检结果显示我得了丙肝,我从来不在外面乱吃东西,基本都是在家吃饭,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怎么会得丙肝呢?我现在该怎么办?丙肝能治好吗?"。看着满脸焦急的就诊者,张医生心里想着“先稳定对方的情绪具体看看是什么情况",说道:“你好!你先不要着急,你这仅仅是一张体检化验单而已,是否真的得了丙肝还不一定,先等我仔细看看你的化验结果,再告诉你怎么处理",张医生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化验单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对他说:“你先不用担心,这张化验单上仅仅显示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并不代表你现在体内一定有丙肝病毒,要明确你现在的感染状况,需要进一步做一个丙肝核酸检测。我先给你开个丙肝核酸检测项目的化验单,你去抽个血,等检验结果出来再来找我,我和你详细解释。"听完医生的话,该男子脸上皱着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连声说道:“好的,谢谢你,医生,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没那么害怕了,麻烦赶紧开化验单给我,我要去抽血做核酸检测!"第二天他拿着化验单再次来到门诊。情景1:丙肝核酸检测结果阴性,那证明他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但现在体内已经没有病毒了,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之前检测发现的丙肝抗体阳性仅表明患者原来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愈了(大约20-30%的人感染丙肝病毒后自身免疫反应可将病毒清除),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具有传染性。前景2:丙肝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说明他体内存在丙肝病毒,而且具有传染性,同时病毒也会对他的肝脏产生损害,如果不尽早接受治疗,后期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接受丙肝抗病毒治疗,而且丙肝是可以治愈的,口服用药、服用方便、安全有效,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一般3-6个月即可痊愈。目前丙肝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经纳入门诊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可达70%以上,个人承担的费用较之前大大降低;同时云南省在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丙肝定点治疗机构,可以提供丙肝抗病毒治疗服务,实现了我省丙肝治疗足不出县。该就诊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属于情景1的情况,当张医生和他详细解释后,他高兴地离开了诊室,看着男子离去的背影,张医生脸上泛起了微笑。
29 2022-08
新学年,入学入托查验接种工作进行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规定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应当向儿童居住地或托幼机构、学校所在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按照规定补种。1.为什么要进行接种证查验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托幼机构和学校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极容易造成爆发和流行。进行接种证的查验,可以发现儿童漏种的疫苗,并及时通知儿童监护人完成补种,保护儿童免受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危害。2.哪些人需要办理查验报告?所有新入托、入学、转学儿童需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监护人需到预防接种单位开具《预防接种查验证明》。3.需要查验哪些疫苗呢?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和儿童年龄,确定需要查验的疫苗种类和接种剂次数。需查验的疫苗种类包括:乙型肝炎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PV)、吸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含麻疹成分疫苗(MCV)、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L)、A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PV-A)、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L)、A+C群流脑疫苗(MPV-AC)、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DT)。4.查验接种证并发现需要补种疫苗时,该怎么办?(1)接种单位应当及时告知儿童监护人未按照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疫苗种类、需补种剂次,并按要求为儿童提供疫苗补种服务。(2)托幼机构、学校要配合接种单位督促监护人按照规定带儿童补种。(3)监护人应积极按照要求带儿童尽快完成补种工作。
23 2022-08
云南省疾控中心致老年朋友们的一封信
广大老年朋友们:目前,昆明各项疫情处置工作正稳妥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们必须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依靠全社会力量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一、少出行少聚集。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社交距离,配合做好体温监测、扫码亮码等防控措施,建议非必要不外出,少出门或不出门,不聚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注重咳嗽礼仪。二、严格落实个人责任。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收到与感染者存在时空交集提示短信的市民,主动完成5天5次核酸检测,期间做好自我防护和健康监测,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集活动,若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三、积极做好核酸检测。请指定区域内的市民群众按照社区通知的时间,主动参加、相互告知,主动配合工作人员组织安排,积极做好样本采集工作。采样期间,请您主动出示“云南健康码"或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医用外科以上级别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间隔,不聚集。所有人员须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做到应检尽检。48小时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员,待48小时后再进行采样,但须及时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备登记。四、加强疫苗接种。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是实现群体免疫最安全、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您尽早主动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为全面筑牢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16 2022-08
夏天到、嗡嗡叫,注意防它少病扰~乙脑篇
夏天到,小小蚊子把人咬,防蚊工作要做好,避免它把乙脑传,这个疾病要防好。乙脑发病与夏秋季的气温、湿度适宜蚊虫孳生,乙脑的传播蚊媒密度增加有关。我国属乙脑高发区,夏秋季7~9月为发病高峰季节。那么什么是乙脑,今天小编就在流行季节与你话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乙脑病毒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脑炎。一、感染乙脑后有哪些症状和危害?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可短至4天,长至21天。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重症患者经治疗也可能留下瘫痪、痴呆、失语、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二、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等)都可以成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猪为最主要传染源。三、乙脑是怎么传播的?乙脑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我国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人和人之间不会传染。蚊体内病毒能经卵传代越冬,可成为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脑?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少数人出现典型症状,多数人呈隐性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通常流行区10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多,近年因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青少年广泛接种疫苗,成人发病率出现相对增高。五、如何预防乙脑?1、防蚊灭蚊出门带好驱蚊水,穿浅色衣服,每4小时喷一次驱蚊水。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避免蚊虫叮咬,降低感染风险;家畜、家禽养殖户要保持家畜、禽舍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减少蚊虫孳生环境;提高防蚊灭蚊意识,在夏秋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2、接种疫苗接种乙脑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乙脑疫苗有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2种,目前我省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2剂次):儿童可分别在8月龄和2岁各免费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上一页 1 ... 51525354555657... 106 下一页 共106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