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红河州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开远市疾控中心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监测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2025-08-06
08 2025-08
屏边县疾控中心开展媒介孳生地调查及清积水灭蚊虫活动
  当前,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周边国家及国内其他省份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为主的虫媒传染病已进入流行季。为有效预防、遏制蚊媒传染病传播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屏边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于8月4日-7日开展媒介孳生地调查及清积水灭蚊虫活动。  调查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将城区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点位,每个点位随机抽取50户作为调查对象,检查每户家室内外的暂时性积水和永久性积水中的蚊虫幼虫和蛹,并吸出所有4龄幼虫进行鉴定,最后计算布雷图指数,预警我县发生蚊媒传染病风险。  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积水点,通过清理积水、翻盆倒罐、疏通沟渠、投放灭蚊幼药剂等方式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如果是废弃瓶罐、小型积水,将积水倒掉再把容器倒置存放,防止积水再生,如果是较大型积水或固定积水容器,无法进行倾倒,我们要定期投放灭蚊幼剂或鼓励居民饲养鱼类。对蚊虫密度较高的监测点,用热烟雾机开展消杀活动。  此外,本次调查还会结合健康宣传,向居民普及蚊虫防治知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清理积水、预防蚊虫叮咬的行动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氛围,从而切实降低蚊媒密度,守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06 2025-08
开远市疾控中心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监测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近日,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监测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专业人员对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水平,为有效应对潜在疫情奠定技术基础。  此次培训针对性强,中心应急队全体成员及在岗实习同学共60人参加。培训聚焦两种疾病防控要点,系统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关键环节,如病例溯源、核心区判定、传播链分析等,还阐述其主要传播途径:二者主要经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带病毒伊蚊叮人致感染,感染人体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血液含病毒,被伊蚊叮咬后伊蚊带毒再叮健康人可传播。此外,培训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疫情发现后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病例报告规范、疫点划定与消杀范围确定、媒介密度快速监测方法等。  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借助典型案例实施实操教学。通过模拟流行病学调查场景、现场演示蚊媒监测工具(布雷图指数调查法)的操作步骤,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技能。在互动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如何快速排查“社区中的蚊虫孳生地”,以及疫情发生时如何协调“多部门开展联防联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授课老师逐一解答并补充了实用技巧,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为巩固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组织全体参会人员参加网络问卷考试,检验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经过专题培训与网络问卷考核,所有参会人员全面熟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媒介监测重点与疫情防控全流程规范,早期识别、迅速反应、科学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为开远市构建高效蚊媒传染病防控体系提供保障,利于疫情出现时快速凝聚力量,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守护辖区群众健康安全。
29 2025-07
屏边县开展2025年并殖吸虫病现场监测工作
  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人畜健康的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溪蟹或蝲蛄等第二中间宿主和(或)含童虫的转续宿主而受感染。根据《2025年云南省土源性线虫病和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方案》,为提高并殖吸虫病防治人员监测与鉴定技能,屏边县疾控中心于7月20日-23日在白云乡开展监测与分布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选择白云乡马马村为监测点,主要监测人群感染情况及第二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人群感染情况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岁以上的全部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人数200人,通过采集血样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殖吸虫抗体,阳性者再采集痰液,用浓集消化法检测并殖吸虫虫卵或做组织病理检查的方式进行监测。第二中间宿主感染情况通过收集监测点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因素信息情况,对监测点内的山坑、溪流采集溪蟹、蝲蛄进行检测。每个调查点采集溪蟹或蝲蛄数30-100只,采用捣碎沉淀法检测溪蟹或蝲蛄中的并殖吸虫囊蚴,记录采样时间、地点、鉴别类别,测量体重、计数囊蚴数量、计算感染率及感染度。  同时在监测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在宣传活动中,工作人员发放并殖吸虫病小知识宣传折页,并对现场咨询的群众认真讲解并殖吸虫病的危害、临床表现、传播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并殖吸虫病等知识。本次宣传活动制作主题布标1条、发放并殖吸虫病宣传单300张、雨衣240件,大水杯140个,宣传咨询人数350余人。
27 2025-06
开远市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活动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野生菌安全知识】  随着雨季来临,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也是误食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时段,为防止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近日,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东城农贸市场以“毒菌要辨清,食菌需谨慎”为主题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野生菌中毒相关知识,详细讲解有毒野生菌的辨别方法、误食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等知识,执法人员还现场检查销售野生菌的商户,提醒商户不得销售不认识的野生菌,要严格把控野生菌的进货渠道,确保销售的野生菌安全可靠。  活动共服务群众6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对野生菌中毒危害的认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下一步,开远市将持续加大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力度,强化野生菌市场监管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救小知识】  食用野生菌中毒如何自救?  食用野生菌后,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用汤勺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减少毒素吸收),随后务必尽快就医,并保留剩余菌样或拍照,便于医生判断毒素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因为剧毒菌常有“假愈期”,早期症状缓解不代表脱险,仍可能在2至3日后出现肝肾衰竭等并发症。
20 2025-06
红河州疾控中心开展第2个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
  2025年6月是全国第2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为推动健康知识普及,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广大群众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习惯,2025年6月17日、6月19日,红河州疾控中心、蒙自市健康教育所分别联合蒙自市草坝镇中心卫生院、蒙自市雨过铺街道中心卫生院在当地开展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和宣传品、咨询讲解和义诊服务、放置科普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活动现场,红河州疾控中心、蒙自市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向广大群众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详细解答群众的问题,通过多种通俗易懂宣传方式向群众介绍预防野生菌中毒、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相关内容,草坝镇卫生院、雨过铺街道卫生院卫生为村民提供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检测等服务,对指标异常的群众,医务人员耐心解释结果、告知注意事项并给予专业就医建议,切实提升村民的健康风险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为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采取知识竞答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试题主要围绕减盐减糖、吸烟危害、户外雷雨天气避险、煤气中毒、流感预防、高血压防治、野生菌食用注意事项、气管异物阻塞处理等进行设置,回答正确者可领取小奖品,回答错误者工作人员向其进行详细解释,确保参与人员切实掌握健康知识,此活动得到村民积极响应,纷纷参与竞答活动。此次活动累计健康咨询讲解600余人次,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健康小贴士、预防野生菌中毒折页、抽纸、手帕纸、保鲜盒、布袋等宣传物品2000余份,展出宣传展板11块。通过开展本次健康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健康意识,促使其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未来,我中心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将健康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健康、关注健康、享受健康,切实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红河建设。
上一页 1234567... 95 下一页 共95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