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红河州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紧跟实时促演练——开远市疾控中心开展基孔肯雅热应急防控演练
2025-08-21
30 2025-04
交流学习拓视野 笃行实干谋发展——开远市疾控中心到926医院交流学习
  为全面提升开远市疾控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专业能力及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并进一步加强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4月25日,开远市疾控中心组织了40余名卫生应急队员前往926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多个方面。首先,队员们实地参观了926医院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深入了解其在应急物资管理、储备、调配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接着,926医院的专家们详细讲解了在发生地质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队员如何进行有效自救与互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应急处理流程、现场急救技术、心理疏导方法等,提高了队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双方就最新的公共卫生理念和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在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中的宝贵经验。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应急物资管理方面的水平和效率,有效提升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作出了更大贡献。
27 2025-04
红河州多部门联合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疟疾日”及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
  2025年4月25日、4月26日,分别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和第18个“全国疟疾日”,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持续推动落实各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策略措施,巩固消除疟疾目标成果,同时做好儿童预防接种、爱国卫生月宣传工作,2025年4月25日,红河州卫健委、红河州疾控中心、蒙自市疾控中心、蒙自市人民医院、农工党红河州委会等单位联合在蒙自市南湖公园开展全国疟疾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爱国卫生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和宣传品、咨询讲解和义诊服务、放置科普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解答群众的问题,通过多种通俗易懂宣传方式向群众展示了疟疾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强调如何防范境外疟疾的输入,并对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出国旅游人员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进行宣传。同时向参加活动的群众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强调家庭要主动承担起为孩子获得免疫接种的责任,提醒群众及时做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人群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以致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通过“饮净水控噪声防近视护老人食安康强体魄约家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健康理念。  此次活动累计接待健康咨询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折扇、环保袋等宣传物品2500余份,展出宣传展板3块,切实提高了社会公众“防蚊、防疟”的知识水平、儿童预防接种及开展爱国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红河州将以此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防疟、儿童预防接种、爱国卫生等知识宣传,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持续巩固消疟成果。并帮助家长消除疫苗疑虑,提升接种意愿。通过爱国卫生月的知识宣传,让民众把卫生与健康的观念深深植入心中,共建共享健康生活。
27 2025-04
屏边县开展2025年第十八个“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
  根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2025年4月25至26日,屏边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到玉屏镇双拥广场、新现镇广场,开展以“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主题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用大家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形式和语言,采取设置咨询台、悬挂主题布标、发放宣传折页的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防治知识。活动共发放宣传折页360份、疟疾防治宣传简易包80个,宣传抽纸360包,防蚊霜100盒,蚊香液100盒,活动咨询人数360余人。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为进一步开展屏边县疟疾项目防治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1 2025-04
开远市织密“五维防控网”,共筑艾滋病防治防护墙
  为全面响应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开远市立足区域防控实际,创新性地构建了“五位一体”艾滋病检测体系,不仅实现艾滋病抗体筛查人次数与全市人口数之比达125.49%,更以住院检测率93.81%、门诊检测率86.76%的亮眼成绩,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重点突出、动态管理”的立体化检测网络。这张网络,如同一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每一片土地,每一位市民的健康与安全。  医疗筑基织密网,血检无痕护安康  开远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首先着眼于医疗体系的基石——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每一滴血液的安全,开远市建立“诊疗全流程嵌入”制度,将艾滋病检测无缝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了“逢血必检、防控必牢”的坚固机制。依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对住院及门诊患者开展艾滋病抗体筛查,确保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  信息化预警系统的引入,更是为这一机制插上了翅膀。检测结果能够实时上传至系统,实现“检测—反馈—干预”的闭环管理,大大提高了防控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基层卫生机构推行“首诊负责制”,建成83个快速检测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形成“1小时检测服务圈”,有效破解农村地区检测可及性的难题,让艾滋病的防控之网更加严密。  靶向筛查破壁垒,高危干预筑铁墙‌‌  开远通过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监测数据库,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了对艾滋病的精准打击。  对于感染者家庭,开远市建立“单阳家庭双月随访”制度,定期对配偶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2024年的检测覆盖率达90%以上,有效降低艾滋病在单阳家庭配偶间的传播风险。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MSM、吸毒人群等,依托“红河兄弟关爱组工作室”和“红丝带家园”等社会组织,建立季度监测机制,年均覆盖400余人的艾滋病筛查,确保高危人群的及时检测与干预。  此外,联合公安部门,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实施体检准入制度,确保100%持健康证上岗。同时,对暗娼、嫖客等人群进行筛查,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与覆盖面。  校园双轨亮利剑,青春防线铸铜章‌  开远市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构建了“检测+教育”双轨模式,为青少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开远市加大对大专院校新生免费开展艾滋病检测及宣传教育,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主动检测意识,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开发“青春护航”数字化教育平台,通过防艾微课、互动游戏等原创内容,生动形象地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2024年,该平台共开展51期培训,覆盖全市33所中小学校的1万余名师生,防治艾滋病知晓率提升至98.6%。  流动无忧聚合力,政企社联拓边疆  开远市建立“政企社”协同治理机制,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全覆盖监测与管理。  在企业,开远市实施从业人员“健康证+检测”双核查制度,确保每一位员工在上岗前都接受艾滋病筛查。同时,企业还定期开展“健康生产线”专题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与防护能力。2024年,对全市企业员工开展集中检测,检测覆盖率达90%。  在出租屋,开远市推行“出租屋房东责任制”,组建入户检测小组,对租户较为集中的城中村开展艾滋病筛查。通过“入住登记必检”制度,确保每一位租户的健康与安全。2024年,对城中村等人口聚居地开展专项检测,检测覆盖面突破85%。  在建筑工地,开远市设立移动检测站,创新“夜间检测”“周末检测”等服务模式,确保流动人口的年检测覆盖率突破85%。  乡村破壁除沉疴,整村筛查启新光  开远市实施“三位一体”农村监测策略,逐步推进艾滋病检测空白地区和空白人群的全覆盖。  三级联动机制的建立,为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卫健部门统筹协调,乡镇、村级具体落实,共同开展扩大检测专项行动。通过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检测,逐步实现艾滋病检测的全覆盖。  2024年,整村推进行动覆盖2个街道办事处及5个乡镇,实现开远市重点区域全覆盖,检测率达85%,提高农村居民的防艾意识,更为他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  开远市通过建立“检测—干预—随访”闭环机制,对筛查阳性人员实施“一人一档”精准管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联合开展抗病毒治疗转介、CD4检测、配偶告知等服务,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同时,针对筛查发现的重点隐患区域,开远市组织疾控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为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1 2025-04
省州县乡四级联动“粪”战 圆满完成屏边县2025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
  根据《云南省土源性线虫病防治试点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红河州重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计划》精神和要求,为了解屏边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落实防控措施,逐步降低寄生虫感染率,结合屏边县实际,4月7日至18日,在云南省寄防所、红河州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专家的现场指导下,个旧、弥勒、蒙自、金平疾控等红河州下游片区联防联控成员单位寄生虫防治专家协同助力,联合涉及采样地的五家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高效圆满完成2025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本次监测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方案和标准进行,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选取白云乡、玉屏镇、白河镇、新华乡、湾塘乡5个乡镇开展监测。每个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村抽取3岁及以上居民200名,共计1000人进行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采集到的粪便标本进行一粪两检,检查钩虫、蛔虫、鞭虫等寄生虫感染情况,并对3—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蛲虫卵检测工作。同时收集各监测点地理环境、气温、湿度、降雨、农作物、经济水平、卫生状况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等信息。  为保障监测工作质量,疾控科在前期对各乡镇监测点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方案、监测点选择、人群抽样、采样要求、质量控制等开展了培训。各乡镇卫生院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高效高质量按时完成了粪便样本采集送检。监测工作中还纳入了理论培训及现场教学两种方式,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李老师对大家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李老师主要从寄生虫虫卵检测质量控制、常见蠕虫卵鉴别、常见寄生虫病的治疗、钩蚴培养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培训结束后还进行了制片、镜检的现场教学,通过李老师的培训,夯实了大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了本次监测工作质量。  本次监测共采集1000人份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检测。监测结果显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80%,其中钩虫感染率为1.40%,鞭虫感染率为0.40%,未发现蛔虫、蛲虫感染情况。  通过本次监测,初步了解了本地区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态势。针对监测结果,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卫生条件,同时,将持续加强监测工作,以保障公众健康。
上一页 1234567... 96 下一页 共96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