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红河州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开远市疾控中心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监测及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2025-08-06
06 2025-05
开远市:‌五强化锻造应急铁军 全链条筑牢健康防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扣能力提升这一核心,通过“五个强化”的系统工程,精雕细琢,全面提升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公共卫生防线。  强化标准引领,打造规范化应急铁军  开远市疾控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及省级建设标准,组建3支模块化传染病应急先遣队,每队配备10名专业骨干,形成覆盖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消毒与媒介控制、健康宣传教育等10大关键专业领域精锐梯队。形成了一支专业覆盖全面、技能精湛的应急队伍。实行“四定管理”(定岗、定责、定流程、定时效),建立“1分钟接警响应—15分钟装备集结—30分钟抵达现场处置”的高效响应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报处置时效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赢得了宝贵时间。  强化教育培训,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攀登计划”,构建“省州专训+机构轮训+岗位实训”三级培养体系。2024年分批次组织14人青年业务骨干参加省、州级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能力提升专项培训。5人参加省级现场流行病学/传染病预警监测疾控机构骨干人才培训,并完成毕业答辩。建立“周五学术日”制度,全年累计开展专题培训40场次。积极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国家疾控大学习知识考核,并确保全员顺利通过。同时,推动63人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认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率始终保持在100%。为中心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24年63人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认证,5人参加省级卫生应急能力提升项目培训顺利完成答辩毕业,队伍“一专多能”转化率达85%。  强化物资保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成“智能温控储备库+移动温控储备库+单兵携行包”三级物资体系,配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158台高精设备,储备了快速检测试剂13类共159种、携行装备72套、消杀设备42台。智能温控储药柜的配备,更是确保了消毒剂、杀虫剂、灭鼠药等应急物资的妥善保管。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库存预警—智能调配—效能追踪”全流程数字化,应急物资调拨响应时间提速。这一系列的物资保障措施,构建起了“检测—处置—防护”全链条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升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应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强化实战演练,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构建“1+23”预案体系,即1个总体预案加上23个专项预案。同时,建立预案动态修订机制,确保了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创新采用“双盲演练+红蓝对抗”模式,提升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实行了月度拉练机制,开展涵盖地质灾害、卫生应急等应急场景的跨区域联合演练4次,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实战能力。实现1.5小时完成疫区划定、3小时建立联合指挥部的“区域应急协同记录”。有效保障应急工作的物资供应及时性。  强化智能监测,建设数字化预警平台  建成覆盖全市23个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直报系统。在2024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同比下降56.62%,并且连续29个月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零漏报”,充分体现了监测网络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推进了智慧预警建设,部署实施了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建立了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定期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和研判,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信息,精准预测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五个强化”的系统工程建设,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应急核心指标实现了全面提升。现场处置响应时间得到了缩短、实验室检测效率得到了提高、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得到了完善。该中心将继续深化“五强化”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为区域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30 2025-04
交流学习拓视野 笃行实干谋发展——开远市疾控中心到926医院交流学习
  为全面提升开远市疾控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专业能力及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并进一步加强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4月25日,开远市疾控中心组织了40余名卫生应急队员前往926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多个方面。首先,队员们实地参观了926医院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深入了解其在应急物资管理、储备、调配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接着,926医院的专家们详细讲解了在发生地质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队员如何进行有效自救与互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应急处理流程、现场急救技术、心理疏导方法等,提高了队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双方就最新的公共卫生理念和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在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中的宝贵经验。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开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应急物资管理方面的水平和效率,有效提升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作出了更大贡献。
27 2025-04
红河州多部门联合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疟疾日”及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
  2025年4月25日、4月26日,分别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和第18个“全国疟疾日”,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持续推动落实各项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策略措施,巩固消除疟疾目标成果,同时做好儿童预防接种、爱国卫生月宣传工作,2025年4月25日,红河州卫健委、红河州疾控中心、蒙自市疾控中心、蒙自市人民医院、农工党红河州委会等单位联合在蒙自市南湖公园开展全国疟疾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爱国卫生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和宣传品、咨询讲解和义诊服务、放置科普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解答群众的问题,通过多种通俗易懂宣传方式向群众展示了疟疾的典型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强调如何防范境外疟疾的输入,并对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出国旅游人员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进行宣传。同时向参加活动的群众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强调家庭要主动承担起为孩子获得免疫接种的责任,提醒群众及时做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人群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以致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通过“饮净水控噪声防近视护老人食安康强体魄约家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健康理念。  此次活动累计接待健康咨询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折扇、环保袋等宣传物品2500余份,展出宣传展板3块,切实提高了社会公众“防蚊、防疟”的知识水平、儿童预防接种及开展爱国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红河州将以此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防疟、儿童预防接种、爱国卫生等知识宣传,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持续巩固消疟成果。并帮助家长消除疫苗疑虑,提升接种意愿。通过爱国卫生月的知识宣传,让民众把卫生与健康的观念深深植入心中,共建共享健康生活。
27 2025-04
屏边县开展2025年第十八个“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
  根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2025年4月25至26日,屏边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到玉屏镇双拥广场、新现镇广场,开展以“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为主题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用大家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形式和语言,采取设置咨询台、悬挂主题布标、发放宣传折页的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防治知识。活动共发放宣传折页360份、疟疾防治宣传简易包80个,宣传抽纸360包,防蚊霜100盒,蚊香液100盒,活动咨询人数360余人。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为进一步开展屏边县疟疾项目防治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1 2025-04
开远市织密“五维防控网”,共筑艾滋病防治防护墙
  为全面响应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开远市立足区域防控实际,创新性地构建了“五位一体”艾滋病检测体系,不仅实现艾滋病抗体筛查人次数与全市人口数之比达125.49%,更以住院检测率93.81%、门诊检测率86.76%的亮眼成绩,织就了一张“全域覆盖、重点突出、动态管理”的立体化检测网络。这张网络,如同一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每一片土地,每一位市民的健康与安全。  医疗筑基织密网,血检无痕护安康  开远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首先着眼于医疗体系的基石——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每一滴血液的安全,开远市建立“诊疗全流程嵌入”制度,将艾滋病检测无缝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了“逢血必检、防控必牢”的坚固机制。依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对住院及门诊患者开展艾滋病抗体筛查,确保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  信息化预警系统的引入,更是为这一机制插上了翅膀。检测结果能够实时上传至系统,实现“检测—反馈—干预”的闭环管理,大大提高了防控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基层卫生机构推行“首诊负责制”,建成83个快速检测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形成“1小时检测服务圈”,有效破解农村地区检测可及性的难题,让艾滋病的防控之网更加严密。  靶向筛查破壁垒,高危干预筑铁墙‌‌  开远通过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监测数据库,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了对艾滋病的精准打击。  对于感染者家庭,开远市建立“单阳家庭双月随访”制度,定期对配偶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2024年的检测覆盖率达90%以上,有效降低艾滋病在单阳家庭配偶间的传播风险。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MSM、吸毒人群等,依托“红河兄弟关爱组工作室”和“红丝带家园”等社会组织,建立季度监测机制,年均覆盖400余人的艾滋病筛查,确保高危人群的及时检测与干预。  此外,联合公安部门,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实施体检准入制度,确保100%持健康证上岗。同时,对暗娼、嫖客等人群进行筛查,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与覆盖面。  校园双轨亮利剑,青春防线铸铜章‌  开远市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构建了“检测+教育”双轨模式,为青少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开远市加大对大专院校新生免费开展艾滋病检测及宣传教育,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主动检测意识,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同时,开发“青春护航”数字化教育平台,通过防艾微课、互动游戏等原创内容,生动形象地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2024年,该平台共开展51期培训,覆盖全市33所中小学校的1万余名师生,防治艾滋病知晓率提升至98.6%。  流动无忧聚合力,政企社联拓边疆  开远市建立“政企社”协同治理机制,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全覆盖监测与管理。  在企业,开远市实施从业人员“健康证+检测”双核查制度,确保每一位员工在上岗前都接受艾滋病筛查。同时,企业还定期开展“健康生产线”专题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与防护能力。2024年,对全市企业员工开展集中检测,检测覆盖率达90%。  在出租屋,开远市推行“出租屋房东责任制”,组建入户检测小组,对租户较为集中的城中村开展艾滋病筛查。通过“入住登记必检”制度,确保每一位租户的健康与安全。2024年,对城中村等人口聚居地开展专项检测,检测覆盖面突破85%。  在建筑工地,开远市设立移动检测站,创新“夜间检测”“周末检测”等服务模式,确保流动人口的年检测覆盖率突破85%。  乡村破壁除沉疴,整村筛查启新光  开远市实施“三位一体”农村监测策略,逐步推进艾滋病检测空白地区和空白人群的全覆盖。  三级联动机制的建立,为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卫健部门统筹协调,乡镇、村级具体落实,共同开展扩大检测专项行动。通过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检测,逐步实现艾滋病检测的全覆盖。  2024年,整村推进行动覆盖2个街道办事处及5个乡镇,实现开远市重点区域全覆盖,检测率达85%,提高农村居民的防艾意识,更为他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  开远市通过建立“检测—干预—随访”闭环机制,对筛查阳性人员实施“一人一档”精准管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联合开展抗病毒治疗转介、CD4检测、配偶告知等服务,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同时,针对筛查发现的重点隐患区域,开远市组织疾控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为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上一页 1234567... 95 下一页 共95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