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为战,以演促防-屏边县开展 2025年地震灾害及鼠疫疫情卫生应急演练
为检验屏边县卫生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单位联合处置能力、锻炼应急队伍野外生存能力及应急设备物资使用,推进卫生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切实训练好一批反应迅速、技能过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2025年6月13日,由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人民医院、玉屏镇卫生院联合举行屏边县2025年地震灾害及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以“实战化”为导向,多部门协同联动,全流程模拟灾害与疫情叠加场景,切实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共计62人参加。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为确保地震灾害及鼠疫疫情应急演练取得实效,切实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6月6日,参演的各个单位的负责人召开了应急演练部署会,明确“以练为战、防患未然”的工作目标,要求全体人员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任务。会议围绕地震灾害与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流程,从组织架构、物资储备、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详细部署。6月9日,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开展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根据演练方案,就演练背景、时间、地点、路线、内容和对象做了具体的说明。演练的具体操作流程制作了脚本,对各队的队长、组长及组员作了具体分工。秩序井然,开展拉练。演练模拟屏边县新现镇发生5.0级地震,震中地点为新现镇西沙村委会,距离县城20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部分老旧房屋倒塌,供水、供电、网络中断,有人员伤亡。且震后三天临时安置点出现鼠疫疑似病例。应急车队行驶到中途时发现前方道路塌方,应急队员用无人机进行地形勘察,发现地形复杂,应急车辆无法前行,随即应急队员迅速响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员集结,各应急小分队携带齐全的应急装备,包括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消杀防护用具、采样器材以及通讯设备等,奔赴现场。贴近实战,协同处置。演练现场呈现“多部门联动”生动景象,各参演单位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到达灾区后,选择合适的位置迅速搭建工作场所,设置指挥部、卫生防疫点、临时医疗点等。营地搭建完成后,各个工作组按照分工任务,开展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消杀灭鼠灭蚤、医疗救治等工作。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保证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危重而有救治希望的患者得到优先处理,要快速对伤员进行检查并按照伤情危重程度用“红黄蓝黑”四种颜色对伤员进行标识,快速检伤分类,专业的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脊柱损伤患者搬运等,救援人员反应迅速、操作专业。 流调组严格穿戴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装备,通过现场勘查、访谈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等方式,全面追踪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风险人群。重点围绕病例发病前14天活动轨迹、啮齿动物接触史、疫区暴露史等关键信息展开排查,绘制详细的传播链图谱,快速锁定高危区域和密接人员,划定疫点疫区,为后续隔离管控、消杀处置提供科学依据。采样组穿戴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装备,携带鼠疫专用采样工具(如动物活体采样器、蚤类收集器、咽拭子套装等)迅速抵达疫区。针对不同采样对象,采取分类作业:对疑似病例采集咽拭子、血液样本;对病死啮齿动物及鼠洞周边环境,采集动物脏器、土壤、蚤类等样本。采样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标记样本信息,并使用冷藏箱配合冰排进行冷链转运,确保样本生物活性与检测准确性。 消杀组携带背负式超低容量喷雾器、烟雾机等专业设备迅速抵达现场,根据流调组划定的疫区范围(病例居所、周边鼠类活动区域等),科学制定消杀方案:对室内环境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喷雾消毒;对户外鼠洞、垃圾堆放点等高风险区域,使用溴敌隆毒饵灭鼠。作业全程严格执行个人防护与消毒效果监测,确保消杀覆盖率、药物浓度达标,有效降低鼠疫杆菌传播风险。其他工作组也依次开展工作,密切配合完成演练。 总结提升,夯实根基。演练结束后,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总指挥长)杨丽红同志、罗树平副局长进行演练点评和总结讲话。围绕指挥调度、流程衔接、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整改建议。并强调,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多场景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为全县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此次联合演练,进一步强化了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提升了应急队伍在极端条件下的应急响应速度与处置水平。每一次演练都是对我们应急能力的检验与提升,每一次总结反思都是推动工作进步的动力源泉。我们深知,只有将“未雨绸缪强部署,厉兵秣马备实战”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在地震灾害与鼠疫疫情等危机来临时,做到从容应对、有效处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