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20-02
新型冠状病毒之世卫组织答疑解惑
详见附件。附件下载:新型冠状病毒之世卫组织答疑解惑
06
2020-02
家中消毒,别闯入这几大误区!专家教你用好消毒液
受访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医生朱仕超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副主任阚海东防疫期间,湿巾擦拭钥匙、免洗洗手液洗手、室内喷洒消毒液……这些消毒方法究竟靠不靠谱?居民在进行日常消毒时,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误区一:清洁、消毒等于灭菌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清洁"“消毒"和“灭菌"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具体来说,“清洁"是一个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也就是简单地清除细菌。而“消毒"的过程是要对除芽孢外的所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物质进行清理,我们经常提到的“高温消毒"“酒精消毒"都是常用的消毒方法。“灭菌"则是要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它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居民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误区二:普通湿巾、卫生湿巾可以消毒市面上的湿巾可以分为三类:普通湿巾、卫生湿巾和消毒湿巾。普通湿巾仅具有湿润清洁皮肤的作用,而带有抑菌功能的卫生湿巾虽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但仍然达不到消毒水平,无法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清理。只有消毒湿巾才是符合消毒水平的,可以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因此,为了起到有效的防疫作用,尽量选用消毒湿巾。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双手,也可用它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消毒。误区三:免洗洗手液能够取代流水冲洗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含有杀菌(醇类为主)和护肤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因为可以快速挥发、使用方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这类洗手液里的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刺激性,尽管包含护肤成分,还是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因此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另外,速干的免洗洗手液还属于易燃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远离明火,避免让孩子单独使用。误区四: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一般来讲,很多强效消毒液都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等风险。因此,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譬如,酒精就以75%的浓度为佳,如果购买的是90%浓度的酒精,在使用之前应按照说明书适当稀释。而市面上售卖的含氯消毒液的浓度往往在5%-10%之间,也要进行100-200倍的稀释才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不能与其他消毒清洁产品一起使用,一旦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危害人体健康。误区五:室内要经常喷洒高浓度消毒液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日常家居环境中的细菌量有限,不需要喷洒高浓度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反而会损害呼吸道。因此,在住所附近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情况下,采用自然通风、经常开窗换气即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但是如果家中有人员频繁进出,担心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可以适当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物品,如鞋架、门把手、电器开关等进行擦拭消毒。日常生活中如果习惯将废弃口罩放入室内垃圾桶,也可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另外,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06
2020-02
小区有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怎么办?
1.坐电梯有风险,但可以防范。戴口罩坐电梯,不用手碰脸,到家就洗手。2.楼梯扶手、小区器械等公共设施也能接触传播,能不碰就不碰,及时洗手。3.附近街区有确诊病例,使用公共厕所还安全吗?基本安全,但要注意。4.小区疑似/确诊病例使用过的垃圾,会造成感染吗?有可能,但几率非常小。5.新冠病毒可以在体外环境存活几天?研究发现,病毒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光滑的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可能存活数天。所以,洗手非常重要。6.太阳出来时晒被子,是否有被污染的风险?晒被子不用担心被污染。7.为什么要通风?病毒会沾着灰尘飘进家里吗?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室外空间大,还有紫外线,病毒浓度相对更低。8.外出回家后,怎么对衣物消毒?实在担心,可用酒精喷洒外套消毒。9.除了酒精,还有什么对衣物消毒的方法?参考以往对SARS病毒研究,可在合适温度(56度至75度)和30分钟至90分钟的烘干机进行消毒,或用紫外线灯照60分钟等。
06
2020-02
召开会议预防措施的建议
详见附件。附件下载:召开会议预防措施的建议
06
2020-02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工业企业防控(工业企业防控篇)
详见附件。附件下载: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工业企业防控(工业企业防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