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玉溪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07 2021-05
澄江市关于开展病媒生物消杀的通告
尊敬的澄江市市民:今年,我市将进行“灭蚊、灭蝇先进城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灭鼠、灭蟑先进城区"复审工作,为创建及复审工作顺利进行,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密度,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云南培港病媒生物防制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5月7日至2021年5月11日对澄江市建成区开展灭蟑、灭蝇、灭蚊、灭鼠预防控制工作。对澄江市建成区内的道路、广场、下水道、绿化带、水体、垃圾箱、餐饮集中区、农贸市场、无人管辖的居民区等外环境重点区域及公园、公共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开展药物灭鼠、灭蟑、灭蝇、灭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过此次消杀工作有效的降低蟑螂、蝇、蚊、鼠的密度,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的传播。此次工作采用的药品均为国家批准使用的安全、高效、环保、低毒的药品,对人畜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一、在公共区域绿化带、水体、垃圾箱、餐饮集中区、农贸市场等外环境重点区域及公园、公共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开展病媒生物化学防治现场工作。二、广大市民如若看到下水道冒白色烟雾,请尽量避让,白色烟雾属于病媒生物防制有限公司投放下水道灭蟑药品所产生的烟雾,下水道爬出的蟑螂经过几分钟后便会自然死亡,请大家不必恐慌。三、在建成区范围内重点场所周边、绿化带、城郊结合部等适当位置安装建造灭鼠毒饵站,并投放鼠药,以便实施长期投药灭鼠工作,有效降低建成区、集镇区鼠密度。请广大市民不要触碰,不要损坏。四、在施工中给各位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衷心感谢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理解!请互相转告。
07 2021-05
奋战38小时 澄江市高质量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在全球疫情防控中,中国跑赢了上半场,但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很大,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预防接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对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维护全市人民健康安全及澄江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快速构建我市人群免疫屏障,保护全市人民的身心健康,让人民群众免受新冠病毒侵袭,玉溪市指挥部在保证安全、高效、有序的基础上,检验我市新冠疫苗接种日承受能力。4月28日凌晨,玉溪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玉溪市第十五批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任务,澄江市接到19300支的接种任务,并要求隔日清零。4月28日下午,澄江市疾控中心安排免规科工作人员到玉溪市疾控中心领取疫苗,在澄江市公安局的协助下4月29日00:30左右疫苗安全到达澄江,紧接着澄江市疾控中心进行了疫苗的扫码入库及分发,直至4月29日07:00全部疫苗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法》(后简称:疫苗法)规范安全的转运至各疫苗接种点。接种工作推进过程中澄江市疾控中心针对预防接种各环节安排接种技术指导组、疫苗运输保障组、异常反应处置组、信息报送组等工作专班驻点全力保障各接种点顺利开展,为全市新冠疫苗的接种奠定坚实的基础。4月28-29日,全市各新冠疫苗接种点严格《疫苗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及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工作要求,在4月29日16:48全市完成19300支新冠疫苗的接种任务,报损2支全市共接种新冠疫苗19298支,圆满完成疫苗“清零"任务。目前全市累计接种已达45655剂。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的接种策略,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市18.2万全人群2剂次新冠疫苗的接种任务,是全市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对澄江市卫健系统的极大挑战,此次澄江市顺利通过了本轮新冠疫苗接种压力测试。4月29日玉溪市新冠疫苗技术指导组专家马云葵在督导中说到,“澄江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组织得当、接种点设置合理、接种点流程科学规范"。充分说明澄江市新冠疫苗的接种从组织到实施全过程组织有力,实施科学有效。澄江市将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疫苗接种,稳步提高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在澄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卫健系统将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勇气和决心完成党和政府交付的任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疫苗接种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核心工作,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快工作进度,确保辖区内目标人群,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做到“应接尽接",尽快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为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07 2021-05
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众参与”活动
为巩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持续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整洁、优美、卫生、舒心的环境,根据澄江市政府办《澄江市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众参与"活动方案》要求,2021年4月30日,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干部职工对网格责任区及及中心内部卫生死角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众参与"活动,以实际行动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运动开展。活动中,全体参加人员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团结协作,深入重点区域进行清理,对遗漏卫生死角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对中心科室、走廊、库房等重点部门进行了卫生清扫,同时对院内停车区域进行清理。对网格容大广场小区进行大清扫,扫烟头、捡枯枝、捡白色垃圾等,对劝学街、北正街两边的白色垃圾、烟头,人行道上的渣屑、果皮等进行全面的打扫和清理,共捡拾烟头300余个、清除垃圾杂物10余桶、清理街边小广告10余份。在进行大扫除的同时,职工们热情的向周边群众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让群众了解卫生健康的意义,号召大家爱护环境,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倡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此次卫生“大扫除"活动的开展,巩固了“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文明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势头,使单位网格责任区域和周边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并带动社区居民从自身做起,增强环境保洁意识,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用实际行动为爱国卫生运动增添光彩。
07 2021-05
拧紧“安全阀” 平安过五一!
安全是发展之基,是最大的民生。为全面做好“五一"节假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节日前夕认真做好年中安全产工作,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2021年4月30日,中心及时组织廉洁纪律督查小组成员,由中心党支部书记徐学英牵头,对中心各科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过程中,一是要求值班人员做好医疗卫生防疫保障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值班科室要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廉洁自律,要加强收假前后工作纪律,杜绝迟到早退、缺勤脱岗、慵懒散拖;三是详细检查了消防器材配备情况和安全用电用水,实验室、库房室等重点部位,以及车辆安全、消防安全、易燃易爆气体和剧毒药品、有毒菌株安全等重点内容,包括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并对排查出需添置的灭火器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整改。落细落实安全巡查工作,防患于未然,确保中心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四是对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硬件环境、水电安全、防火防盗等进行排查,要求涉及实验室科室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要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消防安全职责;五是加强节日期间的值班巡查,要对未发现的隐患及时做出查缺补漏,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实验室安全万无一失;六是做好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值班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切忌放松警惕,做到不松懈、不麻痹、不厌战,做好内无忧、外无患的备战状态。安全生产无小事,劳动节假期临近,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提升了整体安全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消除各类潜在安全隐患;各科室要切实加强节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增强职工防范意识,切忌麻痹松懈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加强节假日期间备勤值班工作,确保“五一"节日祥和、安全有序。
07 2021-05
喜讯,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了!
为有序推进澄江市疾控中心核心能力提升工程的开展,按照《云南省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核酸检测实验室于2021年2月25日由云投公司进场施工,3月22日完成房屋主体改造验收,4月17日经云南省卫健委专家组现场进行核酸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评审并通过评审确认,4月20日经过玉溪市卫健委专家组现场进行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审查并审查通过。经过各级领导、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即2021年4月22日起,我中心终具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及资质。标志着届时起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自主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标志着我市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将极大满足辖区内“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工作需求,为全市疫情精准防控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月29日,中心检验科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实验室,开始了具备能力和资质后的第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检测人员秉持着专业严谨的态度,对每一份标本、每一步检测负责,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也愈显重要,检验人员高度重视,不畏风险、迎难而上。检验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站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加充分的检验保障,为赢取抗击疫情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页 1 ... 117118119120121122123... 177 下一页 共177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