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玉溪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03 2021-12
澄江市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及推广支持性环境建设工具使用工作培训会
根据中共澄江市委办公室、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澄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技术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澄办通【2021】42号)要求,为有效落实整改,保证创卫工作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11月23日在行政中心601会议室按照《澄江市关于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及推广支持性环境建设工具使用工作培训会通知》要求如期进行。上午由疾控中心周红云老师进行健康学校的培训,下午由侯瑞老师进行健康单位的培训。会议由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虹主持,周红云老师为参会人员讲述健康学校的定义、起源、内涵,创建健康学校的基本条件、组织管理、环境建设、活动开展、扩展内容等做了一一阐述讲解。侯瑞老师对为什么开展创建工作及健康单位创建要点与细节注意事项一一给有详解,利用BMI尺、控油壶控盐勺、腰围尺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工具如何使用进行详细讲述与展示,并要求参会者会后对单位职工进行推广与培训。在两位老师讲课后,对现场参会人员进行考试评估,考试结果合格率100%。随后李副主任对健康学校、健康单位资料收集整理及创建点组织管理、环境设置作出整改时限安排。教育体育局德育安全科张和坤老师要求各健康学校的负责人、资料整理人员、健康生活指导员要充分重视健康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不断优化、提高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常态化。两位老师分别利用2小时的培训时间为参会的相关领导、资料整理员、健康指导员37人给以创建工作技术指导,进一步完善创卫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让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在创建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优化创建工作。
30 2021-11
澄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江飞一行到我中心进行疾控工作调研
11月23日上午,澄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江飞一行到澄江市疾控中心对疾控工作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测评反馈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调研,市委副书记张国华、副市长李洁、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局长付俊东等陪同调研。调研中,王江飞一行首先查看了我中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随后重点查阅了创卫工作中我中心负责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防制的台账资料,对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还详细了解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座谈会上,中心主任王建全汇报了我中心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及创卫整改工作前阶段主要完成的和下阶段将开展的工作,和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听取工作汇报后,王江飞市长充分肯定市我中心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所做的防控工作,同时强调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面临非常严峻的风险挑战,市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处于关键环节,作用十分重要。要明确职能定位,精准判断、提前预测,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严守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坚决守好全市人民的安全线和生命线。对前一阶段的创卫工作也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指出疾控中心在创卫工作中承担着三类17大项64小项内容,占全部内容的35%,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主力军角色。同时就下一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克服畏难和惧压情绪,坚定信心,抓好创卫工作各项指标的落实;二是要密切配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落实工作安排,形成合力,确保出实效;三是对标对表,理解逻辑,加强创卫各块资料的规范收集与整理。中心主任王建全表示,澄江市疾控中心将按照市长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对照国家卫生城市(2014版)的标准,尽快查漏补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整改工作。创卫工作艰巨而光荣,疾控工作平凡而重要,澄江市疾控中心将用干劲、倔劲和韧劲全力做好创卫整改工作。
17 2021-11
采集了千余份便便顺利完成红塔区土源性线虫监测工作
先科普一下:土源性线虫,是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比如大家熟悉的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等。土源性寄生虫从字面上看是从土里来的虫子,有一定道理。有些寄生虫的虫卵需先在外界的土壤里发育到感染期,然后进入人体内继续生长发育,使人患病。后来依寄生虫的生物特性将寄生虫在进入人体之前,不需要到其他生物体内的寄生虫统称为土源性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称为土源性寄生虫病。土源性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因为它们的形态都呈线状,故统称为土源性线虫。土源性线虫病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广泛流行,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为了解红塔区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2021年,红塔区被列为云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流动点,由红塔区疾控中心承担监测任务,并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监测工作。本次监测抽取红塔区玉兴、大营街、高仓、李棋、小石桥5个乡镇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采集200余名常住居民的新鲜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粪便中是否含有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等虫卵。发现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虫卵或虫体者即为土源性线虫病病例。2021年10月25日,现场监测工作正式启动,监测人员由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专家2人、玉溪市疾控中心消杀科科长及工作人员3人、红塔区疾控中心慢病科9人、乡镇卫生院5人、实习生5人组成。尽管现场工作困难,臭味难挡,但所有工作人员都努力克服,历经5天,截止10月29日,共完成1000余份大便涂片,2000余份加藤片镜检,同时在镜检过程中检出5例钩虫病病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味道浓烈完成涂片后,还要对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查找是否有寄生虫虫卵。鼻子底下就是散着臭味的粪便涂片,那种感觉可想而知,但是镜检人员还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镜检工作。科学防制通过开展此次监测项目,计算红塔区钩虫、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蛲虫的感染率,为进一步开展人体重点寄生虫调查和防治奠定了基础,为国家掌握全国寄生虫的流行现状和流行规律提供了数据,为制定防治策略、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17 2021-11
【时空伴随者】健康码这个新变化你一定要知道
01时空伴随者的由来时空伴随者的出现是疾控中心、公安、工信等相关部门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大数据等多种手段,精准摸排查出病例的活动轨迹,然后将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网格内,通常以800米*800米作为检测范围,共同停留过10分钟的相关人员,认定为“时空伴随者"。目的是第一时间对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及相关风险人员进行排查、追踪、温馨告知及管控,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切断病毒传播链条,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准及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从而阻断疫情的蔓延。02什么是时空伴随者?简单来说,比如确诊患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你这14天内的轨迹与其有过交集(包括身体上的擦肩而过、通讯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经系统检测出您与确诊患者发生这一现象,属于风险人群中的时空伴随者,健康码就会变成黄码。03你是时空伴随者,健康码变成黄码、红码,你该怎么办?如果转成黄码或红码,说明你的手机定位与病例手机定位在同一时间及800米*800米空间网格内,共同停留过10分钟,你是相关风险人群,健康码颜色级别的提升说明你的风险更高,你需要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及接受居家健康监测甚至是集中隔离观察等管控措施。无论是黄码还是红码,都不要慌张,应该立即向所在单位和社区报告。当你完成规定的隔离期限,而且核酸检测阴性,身体健康,经当地评估符合解除隔离条件后,健康码就会自动转成绿码。1、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密切关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情况,近期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如确需前往的,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关注目的地疫情风险提示,返滇后及时向单位、居住地社区或当地防疫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2、近14天内有国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码的人员近14天内有国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码的人员,请立即向居住地社区或防疫部门报告,并自觉配合做好14天(时间以离开当地开始计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开展4次(第1、4、7、14天)核酸检测。3、近14天内有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近14天内有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请立即向居住地社区或防疫部门报告,自觉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开展3次(每次至少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4、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外出正确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出入机场、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严格扫码、验码。5、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尽快前往就近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完成新冠疫苗接种。6、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及时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7 2021-11
强化疫情溯源 流调工作必须跑赢疫情
7月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相继发生本土疫情,存在多个散在疫点,局部地区出现暴发疫情。全国自10月17日在西安揭开新一轮疫情开始,截止2021年11月9日6时,全国目前6个高风险地区,68个中风险地区。全国目前主要疫情包括6起,云南德宏疫情、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疫情、西北游疫情、黑龙江黑河疫情、江西上饶-河南疫情、大连疫情。共涉及20省份,46地市。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压力及严峻的疫情形势,为确保疫情来临时红塔区新冠肺炎流调溯源工作跑在疫情的前面,能“早、快、严、实"的开展,并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发展。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健委、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要求及精神,红塔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红塔区新冠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专班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包括区级流调专班成员,各乡(街道)流调专班人员,以及红塔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调溯源队伍。来自红塔区卫健、公安、工信三部门的流调溯源人员参加了培训。红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组长周清红在培训班上对流调溯源作出了以下要求:流调溯源要坚持“3、4、5"的总体要求。“3"就是强化公卫、公安、工信三公(工)协同;“4"就是突出“早、快、严、实"的要求;“5"就是流调溯源坚持“五个结合",一是坚持传统流调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也就是三公(工)协同;二是坚持现场流调与核酸检测、临床诊治相结合;三是坚持流调分析与实验室比对相结合;四是坚持查人、查物、查环境相结合;五是坚持境内与境外相结合。1.“早",就是落实“四早"措施,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强化监测预警,严格落实“逢阳必报、逢阳即报、接报即查、先管后筛"的工作要求,为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第一时间做好舆论引导奠定基础。2.“快",就是出手快,迅速建立提级指挥、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省级决策,市、县级抓落实,搭建统一信息流转平台,做到“响应快、决策快、处置快",确保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跑在病毒前面。要按照疫情处置黄金24小时的时间节点强化疫情快速应对处置,现场流调处置做到“2-4-24",流调队伍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全面信息调查,为精准、高效落实风险人员排查、区域管控等措施赢得时间。3.“严",就是管控严,第一时间开展重点人员、重点场所排查,迅速判定密接、次密接和其他风险人群,实行严格管控,科学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严格落实相应的社区防控措施,筑起严密的“防火墙",确保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力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4.“实",就是措施实,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科学研判疫情风险,根据风险研判精准划定包围圈,加快排查筛查速度,坚决不放过一个潜在感染者。要边流调边管控,对风险人群及时排查到位,落实赋码、核酸检测、隔离管理等措施。确保在8小时内将发现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落实及时隔离、应隔尽隔、规范隔离的要求。此次培训,红塔区卫健、公安两部门对流调溯源工作提出了早、快、严、实的工作要求,红塔区疾控中心派出流调经验丰富的急传科副科长李方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师资,对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专班及流调队伍进行了具备专业水准的技术培训。
上一页 1 ... 100101102103104105106... 180 下一页 共180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