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玉溪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11 2021-11
查“七小”,治环境,共创卫
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技术评估工作,认真落实“市委领导包网格、政府领导包街区、责任单位包网格、干部职工包户"的“网格化"工作机制,11月7日,澄江市疾控中心组织职工对单位及网格内开展了“搬家式"、“搓澡式"的卫生大扫除及“七小行业"督查整治行动。在网格内,网格值守人员恪尽职守,认真督促检查网格单位“四害"清除工作及网格内七小行业的达标创建工作。协助开展卫生保洁清除卫生死角,重点检查网格单位是否有活鼠、蟑螂、苍蝇、蚊子等;闲置容器有无积水;水域水体水面是否清洁。毒饵站鼠药有无外溢及霉变等现象。督促负责店面门前“三包"情况、“三防"设施安装及有效使用,重点检查亮证经营情况,台账资料规范记录、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过期等情况中心内部,职工们以身作则,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全面排查中心内部环境卫生,对保洁不到位的区域进行及时清扫清运,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对楼道、储物间、厕所、停车区等功能区域彻底清扫墙面灰尘,擦洗玻璃门窗,冲洗地面,清除死角垃圾,做到门前无垃圾杂物、无污水、无污垢、无油渍或严重积尘,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营造文明的工作环境。通过积极开展“搬家式"“搓澡式"大扫除活动,不仅美化了单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网格群众的健康意识、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形成了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有效推动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任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的工作状态,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市民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参与度、知晓率、支持率。
27 2021-10
玉溪七中举办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
青春期是一个人由儿童期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也是男女生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为了让广大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掌握身心保健知识,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10月22日,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应玉溪七中邀请,在学校礼堂为437名初一年级学生举办了两场“守护花季护航青春-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讲座分男生专场、女生专场依次进行。男生专场,授课老师从“认识青春期"、“男生青春期的变化"、“男生青春期的烦恼"、“男生青春期的卫生与保健"、“做个真正的男子汉"等五大方面进行讲解,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克服恐惧心理,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保护自己,做一名生理、心理健康的学生,顺利、愉快地度过青春期。女生专场,授课老师充分利用课件生动形象地向女孩们讲解了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种种变化,还重点讲解了什么是月经、月经期的生理保健以及如何保护自己、防止性侵等内容。授课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青春期是女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教育引导同学们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做到自强、自爱、自尊、自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健康的心态迎接生活、迎接未来。本次讲座,传播了健康科学的理念,丰富了同学们的卫生保健知识,帮助同学们解决了许多青春期生理、心理和学习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有效地缓解了同学们面对青春期的紧张不安、好奇和恐惧忧虑等心理,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27 2021-10
快来看看“口腔健康监测”是否与你有关?
27 2021-10
红塔区疾控中心关于涉西北旅游相关疫情防控紧急提示
近日,继陕西省西安市报道发现数例本土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后,截止10月19日12时,全国无高风险地区,共有4个中风险区,即兰州市城关区云祥小区、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天庆丽舍小区、内蒙古二连浩特市锡林社区和西城社区。西北旅游相关疫情已涉陕西西安、宁夏银川、内蒙古额济纳旗、甘肃兰州、湖南长沙、贵州遵义和北京丰台等7地,累计通报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25人。感染者的行程轨迹涉及多趟航班、列车、租赁汽车、景区、酒店、餐厅、医院等公共场所。鉴于目前较为严峻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红塔区疾控中心对广大市民作如下紧急提示:1、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密切关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情况,近期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如确需前往的,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关注目的地疫情风险提示,返滇后及时向单位、居住地社区或当地防疫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如有疑问或转码有误可拨打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或所在社区电话。2、10月2日(含)以来,有国内中风险地区及西北旅游相关疫情所涉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黄码的人员10月2日(含)以来,有国内中风险地区及西北旅游相关疫情所涉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码的人员,请立即向居住地社区或防疫部门报告,并自觉配合做好14天(时间以离开当地开始计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开展4次(第1、4、7、14天)核酸检测;云南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请立即向居住地社区或防疫部门报告,自觉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开展3次(每次至少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3、主动报备、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近期凡有上述涉疫地区旅居史的,要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和单位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对健康码、行程码进行扫码验码,做好防护到就近的核酸检测机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4、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外出正确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出入机场、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严格扫码、验码。5、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尽快前往就近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完成新冠疫苗接种。6、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及时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7、不信谣、不传谣请广大群众关注官方媒体,切勿听信小道消息,自觉抵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做守法公民。对因瞒报、谎报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系电话0877-2022069红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0877-2024766
27 2021-10
红塔区这9类人员优先开打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来了!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地发展,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较高。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持续存在的压力,疫苗接种将起到关键作用。开展加强免疫,对于保护易感人群、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加强免疫?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发展,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较高。近期,多地发生的由境外输入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就充分说明,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新冠病毒疫苗在预防感染、减少发病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不过,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一样,接种一段时间后,有保护效果减弱的情况存在,加强免疫后,则会使这种下降出现“强势反弹",产生更高的抗体保护。本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人群有哪些?已经完成北京生物、北京科兴中维等灭活疫苗2剂次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哪些人群优先接种?目前优先在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职业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群等9类重点人群中开展加强针接种。1、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2、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3、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4、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5、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6、医疗卫生人员;7、政府机关、公安(含戍边民兵)、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8、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9、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人员。同时,对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员提供加强针接种服务。加强免疫是否安全?国家疫苗研发专班组织专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加强免疫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而且中和抗体将得到快速增长。加强免疫都使用哪些疫苗?目前,可用于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有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灭活疫苗和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红塔区加强免疫的可选疫苗为:1.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生物);2.北京科兴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加强免疫使用的疫苗如何选择?使用同一种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灭活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使用不同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二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还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项?接种前,记得带好身份证和接种凭证前往接种门诊。接种时,要认真签署《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严格避免禁忌症,如果之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出现了过敏反应,不管是第一针还是第二针,作为禁忌对象后就不能再接种加强针。同时,配合接种人员做好“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完成后,受种者应在接种现场留观至少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有少数人会出现轻微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触痛、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这些一般不需要去医院就诊,注意休息,一般在1-2天会自行缓解。但若感觉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则建议受种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注意事项第三针接种者必须满足:年满18岁、已完成两剂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第三针和第二针间隔满6个月(≥180天)的条件。第三针接种者请提前查询自身接种的第二剂疫苗类型,主动告知接种台医护第二剂疫苗厂家。
上一页 1 ... 99100101102103104105... 177 下一页 共177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