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11 2020-02
“疫”路同行,我们冲锋的脚步从未停歇
疫情!疫情!疫情!新型冠状病毒的无声侵入,拉响了抗疫阻击战的警报。元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疫情就是命令!23日下午,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达通知,全体职工停止休假,中心车队14名队员全体紧急返岗待命。24日除夕当日,车队应急队员紧急动员,从卫生应急车辆车况的再次检查到车辆的油料贮备;从防控物资的装车到物质运输途中的自我防护。队长邓建华都一一做了精心筹划、细致安排、落实到位。2020年的春节,队员们还没来得及感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也没好好品尝满桌的菜肴,甚至在冰冷的服务区度过了年三十,大年初一,他们就斗志昂扬地战斗在了抗疫战场的第一线。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抗争!车队的每一名队员,放弃休息、忘我工作,无论山高路远、顶风踏雪,力争在第一时间安全地把专家们送达各州市驻点督导;防控物资装车人员不够,无论大包小件队员们都亲自上阵装卸,力争在第一时间把防控物质送到抗疫最需要的地方去。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是他们,年复一年,用车轮的轨迹记录日夜奋战的点点滴滴,用挥洒的汗水书写对信仰的无限忠诚。长途奔驰,为节省时间,中途减少了休息,队员们没有一丝怨言。实在疲惫时,就侧在沙发上做短暂的休整,立马冲锋陷阵。从2003年抗击“非典"、中东呼吸综合症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墨江不明原因死亡到通海霍乱等省内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每逢危难,队员们都能冲锋陷阵。我数不清,每一个队员战斗的故事,却能看得见承载正能量的车轮滚滚向前!东风吹、战鼓擂,疫情面前勇向前!疫情还未停息,我们的队员们还在继续战斗前行,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11 2020-02
抗击新冠、驾驶员在行动
2020年的春节,注定要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无数人被迫宅在家里刷手机、追剧的时候,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大军"里,有一群斗志昂扬的战士,云南省疾控中心党员驾驶员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战“疫"的征程,时刻准备出战。当很多人还在看电视、玩游戏,看春晚时,他们已战备值班多日。自中心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以来,车队驾驶员,主动承担了中心运输保障任务,他们也跟采样专家们一样,戴上口罩、护目镜,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并且帮助采样专家做好采样前准备工作,按时按量完成保障人员及物资的运输,归队后做好车辆清洁、消毒工作。在车队长的带领下,坚持连日的备战值班,当领导开会到深夜凌晨一两点钟时,驾驶员们仍然坚守在岗位,直到会议结束将领导安全送回家中。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承担着对机场、高铁、高速出入口人员的体温监测工作,为保障好人民生命健康,驾驶员每天护送疾控流调医务工作者到机场对出入口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这体现了驾驶员的使命与担当,展现着驾驶员的奉献精神,充分表现了车队凝聚力,战斗力,是一支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顽强队伍。在接下来的“疫情"阻击战中,我们车队的每一位队员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做好后续运输保障工作,关键时刻我们驾驶员能做到站得出来,冲的上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11 2020-02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云南省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一种新发急性传染病。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办公场所、社区、商场(超市)、建筑工地、交通工具等场所,人员密度大、流动性强,一旦发生病例,容易导致聚集性疫情扩散和聚集性疫情扩散的发生,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特别是做好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云南省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该指南由15个具体的防控技术指南组织,覆盖了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指导各地及时、有序、高效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管理与技术要求。指南明确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要求。由重点场所的负责部门开展日常的防控管理,包括健康宣传、健康监测和卫生管理的方面。重点场所的负责部门应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协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好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规范新冠肺炎疫情处置过程,防止疾病传染。指南指出了重点场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技术要点。主要分为日常防控和出现可疑症状者时的防控,在指南中提出如果人员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时,要立即为其佩戴口罩并转运至临时隔离房间,由120送往就近发热门诊。指南明确了现场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的技术要点和具体措施。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对受到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用品、织物、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等开展严格的消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指南中提出了不同场所的消毒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消毒措施。指南的印发有助于指导重点场所规范、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和扩散。
11 2020-02
云南省疾控中心完成对昭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第一轮驻点督导
为了解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各地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环境卫生所李建云,于1月27日-2月8日对昭通市疫情防控情况开展第一轮驻点督导。督导员主要通过实地查看、随机暗访、现场询问、电话抽验、调阅资料等方式,对昭通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解和指导。现场查看了5县防控情况,包括5个疫情防控指挥部和1个医疗救治指挥部,7家医院和5家疾控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火车站,1个机场,6个留验站(留观点),3个社区,3家农贸市场,8个公路卡点。昭通市在防控工作中,按照省指挥部的要求,落实了各项工作:市县均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24小时值守,市指挥部每天调度县区指挥部,县区指挥部每天调度乡镇和街道。各部门职责清晰,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昭通市11个县(区)分别由1名市级领导挂钩包保。全市所有客车站均已停运,机场、火车站出入均进行测体温。市、县两级共设置11家定点诊疗机构、16家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全部收住定点医院接受规范治疗。认真完成对湖北入滇人员、省外入滇人员等重点人群排查工作,并通过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走访摸排,并落实随访管理。各级指挥部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昭通市率先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开展核酸检测,并逐步扩大到湖北入昭返昭的人员,分批次计划全覆盖开展核酸检测,目前昭通市疾控中心和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都能开展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每日可达1千余份。督导中,仍发现一些问题,其中全市普遍问题是缺少个人医用防护装备,特别是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及一次性防护服等。其次还有随着病例增加,医护人员可能面临不足,部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防控知识不熟悉和防护意识不到位;一些重点场所防控知识宣传和防控力度不到位;无负压病房和负压救护车等。针对发现问题,提出以下工作建议:(1)医用防护设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省级尽快购置医用防护设备,并按照疫情防控难度(例如县区多、人口多、湖北返滇入滇人员多)分配防护设备;(2)昭通市无负压救护车,建议由省级层面统筹全省所有的负压救护车,用于危重病人的转运;(3)为昭通市协调实验室核酸检测试剂和采样耗材,以尽快完成病例筛查和发现;(4)做好返工返学疫情防控工作;(5)加强防护,避免出现医院感染发生。
11 2020-02
2019年云南省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按照《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监测工作通知》(云卫办疾控函〔2019〕12号)文件要求,2019年云南省疾控中心组织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2019年12月完成了全省所有监测数据的上报和审核,2020年1月向省卫生健康委上报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方案,2019年在每个县监测3所农村中、小学校(包括2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的学校和1所采用自建设施供水的学校)集中式供水工程。首先调查工程基本情况,包括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营运时间、投资情况、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水处理工艺、消毒情况、供水能力和供水覆盖人口等基础信息,其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学校饮水工程末梢水水样,并对至少31项指标开展实验室检测,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和消毒剂指标。全年共监测391所学校,上报783份水样监测数据(枯水期上报392份,丰水期上报391),完成率为101.16%;上报783份末梢水监测数据,完成率101.16%,各县均按照方案和进度要求顺利完成了学校饮用水的监测。总体上,2019年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比2018年略有提升。为保证项目监测工作的质量,省疾控中心在5月举办了两期“2019年云南省水质卫生监测项目培训班",全省来自16个州(市)、129个县疾控中心近300名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并开展了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督导,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上一页 1 ... 442443444445446447448... 464 下一页 共464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