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0-10
云南省2020年慢病监测能力培训
2020年9月14-18日及9月21日-25日,云南省疾控中心承办的“云南省2020年慢病监测能力培训班"共计2期在昆明顺利举办。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舜副主任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分管领导、慢病科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培训班就2019年全省各项监测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通报,并对2020年工作安排和要求进行了强调。对居民死因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登记报告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等专项内容就调查方案、疾病编码、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技术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登记办公室潘龙海科长就个旧市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经验进行了充分交流。本次培训内容紧扣当前工作实际所需和疑点难点,对提升各地监测工作的规范性、数据的挖掘利用能力具有良好效果。与会学员对本次培训内容一致给予了充分肯定。
09
2020-10
我们走在大路上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各级疾控中心付出巨大努力,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用亮丽的成绩单再次进入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一、历史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医疗队基础上,组建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防疫大队。1952年7月,400多名西南防疫队队员从重庆来到云南,在昆明会同民族工作一队和二队后,奔赴滇西、滇南边疆,步行千里进军历代人称的“瘴疠之区",开展防治疟疾及民族卫生工作。他们肩扛钢枪、身背药箱,走村串寨传播防病知识、培训卫生员,一边治疗疾病、一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为了云南省第一代半军事化管理的卫生防疫队伍。1953年4月3日,云南省卫生防疫站成立,其后,州(市)、县(市、区)各级卫生防疫站相继成立,同时,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皮肤病、克山病等一些专病防治机构应运而生。成立之初,各级卫生防疫站参考苏联模式,人员来自医疗机构,资金由政府全额保障,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包括卫生监督,兼具业务和执法两项功能,工作重点放在五大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结核病、鼠疫、疟疾、血吸虫病、艾滋病等)。进入80年代后,国家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各级卫生防疫站拨款不足,开始走向市场谋求更好生存。各级卫生防疫站一方面以主要精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一方面通过卫生监测、疫苗供应、预防接种等手段取得经济收入,贴补工作经费不足和发放人员效益工资。这一时期,全省共有各级各类防疫防治机构249个,县级以上防疫人员4527人,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消灭天花等。天花是最古老、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消灭的人类疾病,1960年中国最后一例天花发生在普洱市西盟县,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消灭天花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公共卫生成就,可以与人类登月相媲美。二、现状2001年12月18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成立,其后,州(市)、县(市、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成立,同时,结核病、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皮肤病、克山病等一些专病防治机构逐步并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之初,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考美国模式,卫生监督职能分离出去成立卫生监督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再具备执法功能,单纯开展业务工作。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开展经营活动,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2017年3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取消预防性体检、卫生检测费和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三项收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通过有偿服务收费。2019年5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印发加快推进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503号),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停预防接种业务。至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已经被完全取消,成为典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福利待遇低、收入分配“大锅饭"等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一时期,全省共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4个人员9503人,其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702人,专病机构801人,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防治非典型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等。非典型肺炎是人类在21世纪发现的第一个烈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疫情让政府、公众认识到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要性,加快了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的步伐,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三、展望今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全国已经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这个过程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白衣为甲、逆行出征,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使命所在、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通过多种方式给予高度肯定,表达了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总投资80亿元。其中,云南省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投资约12亿元,按照填平补齐、突出重点、区域带动的原则,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基本建设和能力建设,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州(市)级为支撑,县级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体系。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暴露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特大疫情面前,暴露出能力不强、机制不活、动力不足、防治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这些也是老问题,现在到了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方向是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可以预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唯有改革才能焕发生机,而改革一定会有阵痛。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此时此刻,想起了那首催人奋进的老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30
2020-09
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
按照《驻省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关于加强2020年中秋国庆期间纪律作风建设的通知》要求,中心党政班子高度重视,认真部署,中心纪委很抓落实。中心党委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方案的通知》;中心纪委印发了《关于开展2020年中秋国庆期间纪律作风建设检查的通知》。9月17日,中心召开科室负责人会议,纪委书记马敬百传达了驻委纪检监察组关于加强中秋国庆纪律作风建设的通知精神,重点强调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要求,对迎接驻委纪检监察组组织开展交叉式、推磨式检查工作做了要求: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严明纪律规矩;二是要求各科室负责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严防问题发生;三是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多渠道接受干部职工监督。9月27日,驻委纪检监察组2020年中秋国庆交叉式、推磨式第三检查组一行4人到中心开展了中秋国庆节前纪律作风建设检查。检查组查看了党办、行政办、纪审办、财务部等科室资料,到食堂进行了重点检查,对中心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9月28日,纪委书记马敬百带领纪审办工作人员对科教部、健促信息中心、新建办、保卫部等30个内设科室开展了纪律作风监督检查。每到一个科室:一是检查是否存放节日礼品,电脑上是否有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二是检查纪律作风建设传达学习记录,特别是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学习情况;三是提醒各科室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任务重的情况下,仍然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申“十二个严禁",坚决杜绝公款聚餐、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收受礼金、购物卡等违纪问题;最后倡导大家过一个廉洁、文明的中秋、国庆节,并祝愿大家中秋、国庆快乐!经过部门自查、中心全面抽查以及驻委纪检监察组的交叉式、推磨式监督检查,增强了中心干部职工廉洁意识,促进了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巩固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截止9月30日,30个科室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
30
2020-09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玉溪市2020年职业卫生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根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加强2020年职业卫生项目技术指导的通知"(云疾控函发[2020]99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2020年职业卫生项目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9月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玉溪市职业卫生项目进行技术指导。抵达玉溪后,即与玉溪市相关同志组成省市联合指导组对玉溪市所辖县(区)开展指导。按照《云南省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方案》和《2020年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手册》工作要求,查找存在问题。由于各县(区)调查员对不同企业生产工艺不熟悉,调查人员偏少,导致调查进度慢、效率低。为此,指导组通过深入企业现场调查带教、核查上报数据、宣传培训等方式对调查人员进行指导,使调查人员基本掌握了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数据上报和审核要求。加快了调查进度,提高了调查质量。针对部分县区对职业卫生项目不重视,未安排相应调查人员或调查人员不足等情况,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市卫健委工作要求,宣传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纳入卫生健康工作总体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协调卫生健康部门配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的落实。同时,调查组还就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重点职业病项目、放射卫生项目等开展了技术指导通过技术指导,一是促进和推动全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项目和其它职业卫生项目的开展,二是全面摸清全市县(区)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进度情况,三是提高基层疾控人员的业务能力。
30
2020-09
“关艾”无处不在
为了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会心理支持服务模式,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2020年9月25至27日,中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总支第1党支部(性艾所)组织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两名党员前往保山市隆阳区开展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心理支持活动。在保山市和隆阳区防艾办、隆阳区疾控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下,23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及其父母共47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首先由支部两位老师通过“我的名片"、“相逢是一首歌"和“荷花朵朵开"等活动逐层引领现场的家长、孩子们从相互认识到相知,使每一户家庭都愉快地融入到活动中;“成长五部曲"、“小蝌蚪找妈妈"、“盲人之旅"等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成长的艰辛以及父母的辛劳付出,学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的梦想"、“亲爱的孩子"、“听我说谢谢你"等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从而进一步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根据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本次心理支持除团体活动外,还对部分有需求的儿童和家长开展了一对一的心理干预活动。家长和孩子们纷纷表示活动打开了心中的另一扇窗,以后要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家庭和生活,希望此类活动能持续开展。心理支持活动结束后,受支部爱心基金捐助者委托,支部党员将3000元爱心基金赠予了其中三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并代表支部和爱心基金捐助成员表达了对孩子们的关心,希望孩子们在国家和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本次活动的结束也预示着下一阶段新征程的良好开始。呼吁全社会伸出关爱之手,帮助那些在困难、孤独中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平等、爱心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