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玉溪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31 2021-12
玉溪市督查组到澄江市疾控中心开展“两节”期间疫情防控督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云南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元旦春节疫情防控综合督查的通知》精神和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第35次例会的要求,做好全市“两节"期间疫情防控重点工作。2021年12月28日下午,玉溪市政府副市长曾敏带队到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综合督查。督查组一行走进中心物资储备仓库,检查中心防护物资储备情况,物资存放位置是否规范齐全,是否建立物资储备的相关制度、台帐。督查组结合我市实际对疫情源头管控、元旦春节人员安全有序流动、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等疫情防控工作做了重点督查和了解。中心主任王建全从做实做细防疫工作、做大练强应急队伍、做强做精实验室三个方面汇报了中心为进一步做好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开展的工作,尤其是严格贯彻落实疫情处置“早快严实"的要求,着眼于平时充分准备,致力于战时快速有力,在每次疫情发生后,均迅速复盘,分析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弥补漏洞,织紧织密疫情防控网。督察组一行听后高度肯定了我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对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物资储备按照总量控制、动态平衡,适时轮换、有偿调用的原则,保证节约高效、储调有序,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确保物资保障有序有力。中心主任王建全表示,中心将认真落实督导组提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从快、从严、从实补短板,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筑牢新冠肺炎疫情安全防线。
27 2021-12
澄江市卫健局组织专家组验收2021年新增HIV快速检测点
根据《2021年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指导书》和《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场所能力建设的通知》要求,本年需要新增6个HIV快速检测点,分别九村、海口辖区内的海关、海镜、永和、九村、七江5个村卫生室和澄江市看守所。经卫健局审批同意,2021年12月23-24日,验收专家组对照《云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方案》对九村、海口辖区内本年度申请验收的5各检测点的人员条件、建筑条件、仪器设备条件、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生物安全、质量控制等重要条件逐一进行仔细审核,同时采用盲样考核的方式现场考核了检测点持证工作人员的检测能力。通过审核,九村、七江、永和、海关、海镜5个卫生室基础设施完备、操作流程规范、盲样考核结果判读准确,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和《云南省艾滋病检测点验收方案》的要求,通过验收。结合监管场所疫情防控要求,澄江市看守所暂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经协商决定对澄江市看守所检测点推迟验收。为有效巩固澄江市艾滋病防治“三个90%"指标任务,本年度验收通过的5个村级检测点自验收通过后方可开展HIV快速检测工作。随着2021年5个新增卫生室HIV快速检测点的验收通过,全市HIV快速检测点增加到39家,其中村级检测点30家,增强了我市HIV快速检测的能力,扩大了检测覆盖面,给各乡镇村民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的HIV检测平台,为艾滋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2021-12
戴口罩 打疫苗 做新时代健康老人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防止感染、阻断疫情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为加快构建坚实的新冠病毒免疫屏障,更好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扎实稳妥做好我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风险,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传播,根据《澄江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快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澄江市新冠疫苗接种实际情况,2021年12月9日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受澄江市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澄江市委老干部局邀请,在澄江市老年大学联合举办“澄江市离退休干部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培训"。全市离退休干部代表、党支部书记、全体老干部工作者共计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由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赵青围绕“为什么要打疫苗、要怎么来打、要注意什么、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和禁忌"等几个方面,用老年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明白的图片全面进行讲解,重点解答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科学提醒大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到应接尽接。利用国家及国际新冠疫苗接种数据,科学明确的传达了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的必要性,并特别详细的介绍了新冠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和禁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有效帮助老年人群正确认识疫苗接种。通过培训,让全市部分离退休干部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头接种疫苗,宣传发动60岁以上人群积极接种疫苗,用老干部积极健康心态和影响力号召力,引领老年群体疫苗接种应种尽种,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再立新功。培训结束后,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积极组织有意向接种人员到疫苗接种点接种,主要领导主动与市卫健局和疫苗接种点沟通协调,开通“绿色通道",对年岁较高的离休干部,老干部工作人员全程陪同,经医生仔细查询老人身体状况,作出科学评估筛查,对可以接种人员实施接种。
13 2021-12
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联合消防、工行、移动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建合创、联学共建”主题活动
为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密切党支部党建合创、联学共建关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12月9日下午,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联合凤麓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工行澄江分行党支部、中国移动澄江分公司党支部在凤麓党群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党建合创、联学共建"活动。活动开始,首先由四家党支部书记共同签署了《基层党组织党建合创、联学共建协议书》,该协议书签订旨在通过四个党支部相互协助抓党建,支部书记间定期沟通,学习借鉴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党组织管理、组织活动模式,健全规范党支部组织活动制度和机制,共同促进发展各支部的党建工作。接着,由中国移动公司澄江分公司沈家平副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移动5G网络发展的规划、特点和优势做了详细介绍,最后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未来5G应用,让大家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随后,由工商银行澄江分行党支部的高悦同志针对金融诈骗开展了讲座。他结合身边经历,用鲜活、真实典型的案例,就常见的诈骗伎俩和一些“冒充公检法"等案例详细生动的向在座党员绍了金融诈骗特点,进一步普及了大家的金融基础知识,增进广大党员对现代金融产品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反洗钱和金融诈骗防范意识。然后,由澄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教导员龚伟带领大家了解中国消防救援队。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带领大家发现消防隐患,讲解了火灾种类、火灾发生的原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用电安全常识等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防火灭火技能和自防自救能力,为单位创造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最后,由澄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党支部书记邱学兵同志带领大家进行了现场实操灭火演练。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培训、经验交流,让在坐的党员增涨了知识,培养了感情。下一步联学共建的四家党支部将继续以“支部共建"活动为平台,组织开展送温暖、联谊等各项活动,以加强党员意识、党性觉悟,让党员义务得到拓展、党支部功能得到完善,从而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07 2021-12
想要打败它,先要了解它
曾经,艾滋病神秘而可怕,被冠以“超级瘟疫"的名号,人们闻之而色变、谈之而心惊,因不了解而害怕,因害怕而产生羞辱和歧视。其实,大家没必要谈“艾"色变。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艾滋病。艾滋病的“前世今生"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洛杉矶的一些医生就发现在一些特定群体中出现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氏肉瘤等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这种能通过性传播的疾病首次向全世界报道。研究发现,艾滋病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缺陷综合征。这种病毒就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综合征被称为艾滋病。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HIV感染者发病后会出现一些症状:皮肤、黏膜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这个时期,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存活期通常不超过2年。在发现经血液也能传播后,1982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Montagnier等首次分离鉴定了艾滋病病毒。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于1985年6月发现,为来华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后来,人类知道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比如,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就会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现在,性传播已经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性行为的方式在男女或男男之间传播。虽然每个人对艾滋病病毒有相同的易感性,但是每个人感染的危险性并不一样。在性传播中,一个人是否有感染的危险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性伴多少、性伴安全性高低、性行为方式不同、安全套使用与否、是否患性病等。人们也知道了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抵抗力较弱。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等不会传播,蚊虫叮咬、咳嗽和打喷嚏也不传播,所以,拥抱和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共用厕所和浴室、办公用品、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不会感染。HIV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存在于细胞内的病毒与细胞同存亡,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常温下,在体外的血液中只可存活数小时。对热敏感,在56℃条件下10分钟即失去活性。对常用的消毒剂都非常敏感,如50%的酒精、35%的异丙醇、0.1%的漂白粉液、0.5%的甲醛等,作用2~10分钟后即可将病毒灭活。当知道了为什么会传播和为什么不会传播,我们就知道怎么预防了,也就没那么害怕了。科学知识是个好东西。艾滋病能治愈吗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无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问世。科学家还预测,在未来好多年里都不大可能研究出来有效的疫苗。在一定的时限内,科学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疆域。科学家发现,HIV在人体不断复制形成子代病毒,其抗原性已经迥然不同于母代,导致无法研发出有效的疫苗。HIV可能是目前为止最狡猾的病毒之一了。HIV具有快速复制产生变异能力,在人体内平均周期只有2天就更换为新生病毒,这使得不规范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艾滋病期是感染后病程的最终阶段,CD4免疫细胞明显减少,体内病毒明显升高,出现各种严重感染、肿瘤。截至2020年,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大约3700万,累计死亡超过3000多万。为什么说艾滋病可防可控面对艾滋病,人类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在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和防治规律后,研究人员达成共识:艾滋病可防可控。策略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早检早治"。检测存在窗口期,即从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HIV的核酸、抗原或抗体需要一段时期。“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或病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长度不同。最常用的是抗体检测,其窗口期在4~12周。核酸检测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至感染后1周左右。一般情况下,如果上次高危行为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创造了俗称“鸡尾酒疗法"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就是由作用于病毒不同复制阶段的药物组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使用以来,大幅降低了艾滋病的病亡率。研究证实,实施规范抗病毒治疗后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下降,不但自身免疫力增强,而且对外传播的概率明显下降。我国关于抗病毒治疗时机的调整历程,从CD4细胞≤200个到≤350个再到350个开始治疗,最后到对所有HIV感染者均建议尽早抗病毒治疗。越早开始治疗,越有可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防治艾滋病,我们能做什么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有效“社会疫苗"。按照知识、动机和行为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只有掌握了预防知识、意识到风险,才可能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所以国家引导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综合干预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情况下,坚持每次性行为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在暴露于高危行为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也可减少感染风险。“应检尽检"是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措施。感染病毒之后,通常有一个长达8~10年的临床潜伏期,在发病期之前,看不出来是否感染了,检测是唯一判断方法。建议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的人等,要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治疗即预防"是重要防控策略之一,对于所有感染者都建议早治疗。我国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虽然现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减少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病毒传给婴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社会效益好,国家一直致力于让“零艾滋"的目标首先在孩子身上实现。
上一页 1 ... 9596979899100101... 177 下一页 共177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