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玉溪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31 2023-01
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
2023年1月29日是第70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6届“中国麻风节",根据国家、省、市、县要求,为巩固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的防治成果,推进“十四五"期间麻风病防治工作,动员全社会关爱麻风患者,消除社会歧视,提高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和关注度。1月29日,我市疾控中心联合市健教所、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凤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村卫生院组成11人的宣传队伍,在凤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开展了以“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为主题的麻风病防治知识系列宣传咨询活动。活动现场,专业人员以“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为核心,利用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及折页,向过往群众介绍麻风病早期皮肤的可疑症状,早发现早治疗可达到不留残疾、不传染他人的理念及国家对麻风病实行报告奖励等知识和相关扶贫政策,大家纷纷表示“消除麻风危害,人人有责,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活动共计LED电子屏幕1块,发放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单2000张,环保袋800个,纸巾800包,出动宣传车1台次,出动宣传人员11人次,摆放宣传展板5块,现场接受群众皮肤病、麻风病防治知识咨询200余人次。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知识,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麻风病防病、治病理念,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科学认知,促进麻风病早期发现和消除歧视,弘扬尊重和关爱麻风病患者的社会风尚,为患者主动就医、回归社会创造良好氛围。
20 2023-01
初心不改 “疫”路前行
三年抗疫路迢迢,如今春已到,花待开。回首疾控人与新冠病毒抗战的日子,已是过境的风雪,漫漫寒夜终将结束,第一株迎春的绿芽蓄势待发。在三年的抗疫大战中,澄江市疾控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时刻准备着,日常防控部署、疫情处置演练、防疫宣传、突发疫情情况处置等工作成为必须守住的战略高地,每一次演练、会议都是上阵前的“枪支调试",每一次的物资清点发放、流调排查、隔离处置都是克服重重阻碍的无畏冲锋陷阵。如果说必须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们的三年,那就是“时刻战斗着"。为保护澄江市民的生命健康而战,为构筑抗疫的铜墙铁壁而战,为取得全面抗疫胜利而战,但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党和政府一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疫情防控做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新冠疫情如同噩梦般的影响了我们三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中心党政领导不畏惧、不退缩,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努力方向和重要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高度敏感的政治觉悟,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高标准高效率地落实了防控责任。在疫情防控的“枪林弹雨"中,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前所未有的措施和方法,前所未有的投入与保障,依法、规范、科学、精准开展防控工作。将党建战斗堡垒前移,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考面前,党旗格外鲜红,为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成立了以年轻党员为主的“青年党员先锋队",以过硬的政治担当和政治使命,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在疫情防控一线考验党性、见证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漫漫三年抗疫路,有带病坚持的、顶风冒雪逆行出征的、奔赴边疆支援的年轻党员,有经历过“非典"抗疫主动请缨的退休党员,还有“孕妈妈"、“准妈妈"、新婚旅行中主动返岗的。这三年,全体党员干部披星戴月、风雨兼程,通宵达旦已成“家常便饭"。无论是后勤保障、疫区消杀、流调处置、核酸检测,还是面向全体市民的防疫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指南的制作分发,都在中心各疫情防控小组的协同努力下有序进行。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这场战斗中,有人成为密接,有人不幸感染新冠,但在隔离及治疗期间仍然坚持线上办公。不管是成为密接还是感染新冠,都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战斗,大家仍以饱满的热情和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竭尽所能,出色的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与使命。漫漫三年抗疫路,“白+黑,黑+白"、“5+2"已成为疾控人的常态。家人、朋友担心我们身体吃不消,劝我们请假休息一下,但病毒一天不败我们就一天不能歇,只要新冠病毒一日不被控制住,我们的防线就不能松动。我们不仅是自己,还是防疫长城上的一块砖,每一名同志,都不愿意让自己成为城墙上的漏洞。漫漫三年抗疫路,我们的流调、消杀、后勤、检验等工作人员早已习惯24小时轮值加班,习惯了半夜的电话“赶快来单位"、习惯了随时随地的紧急集合,习惯了方便面、盒饭的味道,也习惯了告知家人不用等自己回家。新冠防控无小事,人民健康是大事,这是全体疾控人早已烙印在心里的信念和坚持,也是自始至终必须履行的责任。漫漫三年抗疫路,澄江疾控人真正展示了“若有疫,招必回;若需要,必支援"的卫生大局观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的疾控精神;在这三年中,“我是党员我先上"折射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担当,中心先后在“青年党员先锋队"中选派了10余名优秀队员支援边境等地疫情防控工作,为祖国“南大门"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为全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了澄江疾控的一份“红色力量"。在这三年,中心先后获得“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玉溪市医疗救治“疫"线战斗堡垒支部"、“玉溪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玉溪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集体荣誉称号;1人获得“云南健康卫士"称号,2人被玉溪市委组织部授予“疫"线白衣先锋,3人被玉溪市卫生健康委党组通报表扬,6人先进抗疫事迹被《玉溪日报》刊登,1人先进抗疫事迹被《人民政协网》《云南政协报》刊登。如今,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的工作重心也由之前的“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向人民群众继续宣传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也是今后依旧会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任务的调整、工作重心的调整为今后我们的工作方向指明了道路。同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承诺没有变,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一路走来的信念,更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核心力量!
20 2023-01
阴霾终将散去,春暖即会花开
回首过去近三年的时间,我们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过三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病毒一点点变弱,我们一点点变强,三年的抗疫历程,可谓是感慨良多,让我们来听听澄江疾控党员青年先锋队青年的感想感言。他们,是刚刚告别校园走入工作岗位的孩子,匆匆换上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加入战“疫"大军。他们,在这场看不见硝烟但生死攸关的战斗中褪去了青涩,用青春的朝气驱散疫情的阴霾。他们,勇做“逆行者",当好“守门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践行着“青春担当"。肖明洋:对一名疾控人员而言,这三年,我感觉我的生活始终围绕着抗击疫情而生活。从2020年疫情初期开始,消毒、采样、到企业复工复产的防疫指导,再到支援勐海驻守隔离酒店,生活已经被疫情所主导。从2021年开始,核酸检测又成为了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样,熬了多少夜。疫情抗争到今年已是第三年,我想每一个抗击在疫情一线的战友,每一位参与者、可能内心会有不同的感悟与体验,或许单一或者复杂、酸甜苦辣、或淡或咸,忧心彷徨、自豪激动、牵挂失落、流汗流泪。从2022年末,国家陆续出台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把新冠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我想这并不代表我们跟病毒抗争画上句号,三年的抗疫,为我们祖国积累宝贵的经验,也让国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更让我们基层的疾控工作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增长了知识。我坚信随着祖国的不断强大,国家预防体系更加强大,到那时不再会有大疫,每位公民健康会得到更大的保护。新冠肺炎已经变为了新冠感染,希望即日起我们能天涯海角皆可至,星河沧海皆可观,去陪一陪在远方的父母,带孩子去看看这世间的美好,去见一见这三年在心尖上朋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家!赵欢: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摁下了生活的慢放键,到2022年,已过去三年,它无孔不入,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三年疫情抗战,如今仍未结束,但在所有人心中,放开,就意味着自由,就意味着结束。以前国家监督你强制你为自己为别人健康负责,如今,个人监督你要求你自己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每个人也就没有了退路,在12.6这放开的日子开始,我及家人朋友们无一幸免被感染,这也是必然趋势。三年里,我们坚守岗位,别人的假期是我们的工作日,别人的休息是我们的忙碌,别人的黑夜是我们的白天,别人的团聚是我们的分离,我们从一而终在这场疫情中奉献了自己,牺牲了自己。我们的坚守,也为放开争取到了条件,堵住了更致命毒株的攻击。现在,我们也会继续坚守,保持战斗,随时做好准备,在有需要的时候能随之应战。愿放开后,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负责人,一起度过难关,驱散瘟疫,健健康康,走向温暖的春天,迎接和煦的太阳。管俊双:回顾三年间的抗疫经历,从疫情初始阶段的全面防控到后期常态化防控再到后来精准防控,我积极参与到流调溯源、后勤保障、核酸检测等工作中。疫情处置过程中流调信息组扮演着“监控眼"的角色,需要掌握每一条传播链病例及密接的动态信息。在10.11路居疫情及11.20疫情处置中,我分配到流调信息组,主要负责建立数据库,统计当日最新疫情数据以及对疫情信息的汇总、统计、报送。有时需要每天十五六个小时面对电脑,累得睁眼都难以维持。“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期,我能坚持住,熬熬就过去了",是这样的信念让我坚持了下来,我们用准确无误的数字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数据"墙。各项数据及时、准确才能确保疫情期间指挥部“神经中枢"信息精准,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防疫这块磨刀石,增长了我的本领,催化了我的成熟,让我在新征程中,面对困难、挑战,更有底气。能为澄江市新冠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或许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值得纪念和怀念的经历。过去的三年是不平凡的三年,我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历练,在克服一个个困难成长,现在时间来到后疫情时代,我将立足疾控本职工作,持续加强学习,以不怕苦、不畏难,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的精神风貌以及自信自强的硬核力量做好各项工作。何积玲:疫情初始,我怀二胎八个月,坐立难安的我坚持第一时间将宣传资料分发到老百姓手中;2022年大宝和二宝生日当天,接到通知,立即返回流调“侦查"岗位,留下的是宝贝们哭得稀里哗啦找妈妈的画面;两个宝贝和我发热生病时,还是再次接到归队通知,我服下退热药后立即返岗参与战斗,加班到凌晨一点多回到家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楼下就听到宝贝的哭声,当我出电梯门,两个宝贝在电梯口泣不成声,还是要找妈妈,真的是心碎了一地......疫情,我被迫错过的两个宝贝太多的成长,依稀只记得大宝还未上学前屁颠屁颠的跟在我后小跑的场景,只记得二宝咿咿呀呀学说话的模样......疫情三年,说长,它足足影响了我们三年的正常生活,两点一线(单位-家)成了我的日常,盒饭、方便面成了我的家常便饭,“白+黑"、“5+2"成了我的工作模式;说短,这三年仿佛只干了一件事—围着疫情转,有只是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道不完的心酸。但不管怎样,我将继续尽我的一己之力,投身疾病防控,护身后百姓平安。杨晶:2022年是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三年,这一年新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澄江,我们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学生停课,小区封控......身为疾控中心流调队的一员,我负责流调工作。可以说流调工作虽不像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那样身处一线,但我们也有着责任重大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调查被流调者的行程轨迹和接触人员。流调要细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因为任何一个细节都关乎人们的健康安全。流调时间越来越长,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最长连续工作接近72小时,但我们流调团队没有任何一个人退出过。累了眯一会,困了洗把脸,大家虽然很疲惫,但骨子里都有股誓与新冠抗争到底的决心,是出于责任也是一种精神,是一份想给大家带去平安与希望的责任,是一种心里油然而生与病毒对抗的精神。流调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核酸异常人员需要得到救治和帮助,虽然我们只负责调查行程轨迹和接触人员,但我们没有坐视不理,每次遇到紧急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反映给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防疫人员前去救援,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配合甚至对我们流调工作造成阻碍的一些人.....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很多,这场疫情,考验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抵抗力,还有我们社会的温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社会的温度,我们终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杜友琨:疫情,将时间拉得漫长,疾控人的神经紧绷的仿佛随时都会断掉,漫长的三年“赛跑",其中有众志成城的激昂,也有不知所措的迷茫;有直击心灵的感动,也有举步维艰的心酸……,但我们赤血如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抗击疫情的三年,不停的学习,不停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哪怕是在家,不敢停下,我们必须跑得更快,这样才能从更多“蛛丝马迹"中抢回更多的时间。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抗疫三年,连续奋战已经成为常态,小憩一会后,继续战斗。“铜墙铁壁牢不破,坚不可摧旌旗张"。流行病学调查组就是战前先锋,像侦探,找到“蛛丝马迹",提供疫情线索,抓出“幕后主使",打赢疫情“战争"。李颖:2020年的春节与众不同,没有鞭炮的吵人,没有年夜的热闹,愁云惨淡万里凝,疫情打破了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从那一刻,新冠一直伴随我们,一下活跃,一下沉寂,看着滚动的数字,一阵唏嘘。三年后的春节,疫情依旧无情蔓延,不同的是不到日子鞭炮早已响起,疫情进入“乙类乙管"。1个月的时间,“沸羊羊"“干饭株"“水泥封鼻",身边人用亲身经历描述了这些网络新词,即使凶险,大家终于也平安过关,唉。三年的国家保护,三年的疫情战斗,无数为之奉献牺牲,我们感同身受,我们致敬、感恩。病毒肆虐,意志不倒,愿寒梅怒放的季节终将过去,来年春天,能看到口罩下的一张张笑脸......到那时,我们可自由遛娃,给生活比耶,大声说:“我们胜利了!!!"于淼:回顾三年来的日日夜夜,我们曾披星戴月的奔赴人们避而远之的“战场";我们曾不知疲倦的在月色下让我们守护的人张开嘴巴;我们也曾重担在肩、步履蹒跚地进入病家洒下点点“星光"。三年,有付出也有收获,但更多的是缺少对家人的陪伴。终于我们也迎来了曙光,希望今后我们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不再有手忙脚乱的慌张,临近节日时不用再组织语言对家人开口说出抱歉,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自己的时光,去陪伴家人,去放松自己。我们会记得疫情肆虐的三年,但我们真心的希望疫情只有过去的这三年。王权岗: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三年疫情,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作为疾控人的初心与使命。深刻体会到疾控中心的夜是灯火通明的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是主力军,坚定逆风而行、履行职责,奔赴战疫最前线。感谢自己成为一名疾控人,三年来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接受任务,完成使命,在最好的年纪,做了最有意义的事。疫尘不染,静待疫散,疫情当下做好防护,我们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我们终究能战胜新冠疫情,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普梦婷:工作三年,疫情三年,弹指一挥间,就像做梦一般,成为了我从学校跨入社会的桥梁。可能是深埋于心的专业职责,不管在哪、在干什么,接到任务大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回单位,冥冥之中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然而这三年也让我收获了很多,从撰写流调报告时的无从下笔到一气呵成,从现场及电话流调时的手足无措到心中有数等等,我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更清楚的定位,真正体会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让我在接下来的业务工作中更能清楚自己身上的职责之重,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20 2023-01
迎新春,固平安,开新局!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为进一步做好春节前后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安全、祥和的春节。2023年1月18日下午,我中心召开了2023年职工大会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会议由澄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虹主持,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中心副主任李鸿坤传达了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并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共澄江市委办公室、澄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便笺〔2023〕-8文件要求。他指出目前全省疫情已经过感染高峰,感染人数及重症患者已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农村地区疫情仍处上升发展阶段防重症,保健康压力依然较大。随着文化旅游等行业逐步回暖加之春节前后人员流动增强,来澄人员必将量大且复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新局面下各科室持续加强政策学习,密切关注并全面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履好职、尽好责。春节期间要严格执行外出报备制度,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做到“留有人、守好门、值好班"。中心副主任李虹传达了中共澄江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澄江市2023年春节系列文旅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便笺〔2023〕—10文件精神,向大家介绍分享了春节期间我市计划举行的一系列文旅活动,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可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她强调各科室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中心副主任李虹提出几项要求及提醒:一是各科室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自查;二是春节期间严格遵守规则,注意出行安全;三是注意家庭火、电、气消防安全;四是注意防范春节期间电信网络诈骗;五是做好应急值守春节期间仍要做好处突准备。安全生产无小事,春节假期临近,1月18日,中心党支部书记徐学英、中心副主任李虹、李鸿坤带队,组织廉洁纪律督查小组成员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行动。详细检查消防器材配备情况和安全用电用水,实验室、冷链室等重点部位,以及车辆安全、消防安全、易燃易爆气体和剧毒药品、有毒菌株安全等重点内容,包括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提升整体安全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消除各类潜在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充分做好春节期间值班值守工作,时刻准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全市人民的幸福安康保驾护航。
20 2023-01
情暖寒冬,关爱老人
临近春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胞活动"和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2023年01月18日,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组织12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仪凤社区容大广场内,开展关爱70岁以上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送去节日的问候、关怀与温暖。志愿者们分为四人三组,每到一家详细了解了老人们近期的基本生活情况、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进行一对一宣教,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及日常饮食等注意事项,针对老年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为老人们送上新年健康大礼包,讲解健康包的用法。健康包包含口罩10个,体温计1个,消毒灵片1瓶,手消1瓶,1份温馨提示,让老人们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春节,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此次活动,进一步深化双报到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充分发挥疾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作用,为老年人带去心灵关爱的温暖,把党和中心的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里,点亮了老年人群众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提升了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了浓厚的春节氛围,为寒冷的冬日送去一抹暖阳。
上一页 1 ... 64656667686970... 177 下一页 共177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