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野果中毒,不要自行采食马桑果
盛夏将临,各种时令水果相继成熟,桑葚和马桑果也在逐渐成熟,桑葚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外形酷似桑葚的马桑果却是一种含有毒素的野果,有野马桑、黑虎大王、紫桑等多种叫法,生长在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常出现儿童不慎食用马桑果后中毒事件的发生,严重者导致心搏骤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儿童误食野生马桑果而发生中毒。一、认识马桑果马桑是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马桑果是马桑的果实,如豌豆大小,圆形多肉,未成熟时呈绿色,每年4-6月间成熟,开始呈鲜红色,逐渐变为紫黑色,味甜略涩。马桑全株有毒,以嫩叶和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因其外形酷似桑葚,容易被误食而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主要从果形和叶形来区分:马桑果呈球形,叶对生,椭圆形或阔椭圆形;桑葚为聚花果,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宽卵形。二、误食毒发时间短,中毒催吐急就医。误食马桑果青果15-60克即可致中毒,且中毒发病较快。马桑果中毒反应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常见于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轻型患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重型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全身抽搐等症状;危重型患者可发生脑水肿、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甚至死亡。一旦发生误食马桑果中毒,要立即对中毒者采取催吐等急救措施,减少毒素吸收,并尽快就医,切勿乱服药物,以免延误救治时机。三、预警科普要重视,强化意识,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公共媒体、政务平台、广播、宣传画等方式以及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从而提高人们对马桑果中毒的认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针对有儿童的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看管和监护,严防少儿上山玩耍时误采食马桑果。四、学校需加强监督引导学校是一个集体性的生活场所,要杜绝学生不食用马桑果,特别是针对校外走读的中小学,学校需要重点加强教育,在有马桑果树生长和发生过马桑果中毒人员的地区,学校要积极开展马桑果与桑葚鉴别的知识讲座,教会学生学会区别马桑果和桑葚,大年级学生监督更小学生严禁食用马桑果,同时学校老师需要督促家长做好对子女的看管和监督。五、加强应急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建议各级医疗机构要做马桑果或其他野果中毒人员的应急救治准备工作,加强医务人员技能培训,贮备必要的救治设备和急救药品,开通绿色通道,迅速组织临床专家对中毒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中毒事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损害。同时,做好信息报送,发现马桑果或其他野果类中毒聚集性病例时,及时将情况报告当地卫生健康局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六、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做好中毒事件的处置与报告,接到马桑果或其他野果中毒事件报告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相关要求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置,及时将事件信息报告当地卫生健康局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尽可能采集剩余食品和患者生物样本进行检测,查明中毒原因,指导临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