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三痛、三红?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须知
浏览量:0 【字体:      

  流行性出血热 ——传染病乙类

  概述: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基本特点和危害:潜伏期4到46天,一般为7-14天。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传播: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

  易感人群、易感季节: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虽然本病四季均能发病,但有较明显的高峰季节,其中姬鼠传播者以11-1月份为高峰,家鼠传播者以3-5月份为高峰。

  预防: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注射。

  云南省疫情情况、防治成就:1983年经病原学和血清血证实云南省是该病的自然疫源地。1984年我所首次开展出血热调查工作,到2020年,全省共14个州、市,69个县区有病例报告,主要分布于滇中,滇西北和滇东地区。云南省采取加强病例监测、灭鼠防鼠、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数基本为零。

相关文章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