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0-02
童心战疫 疾控孩子有“画”说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与众不同,抗击新冠肺炎的阻击战牵动了亿万个家庭。逆风而行的队伍中疾控人走的坚定执着,因为他们身后有着一双双亲人期盼的目光,尤其是他们的孩子,正用一笔笔稚嫩的画笔,抒发着对爸爸妈妈的爱:加油,爸爸妈妈一定能赢!孩子们,你们的支持是父母守护这个城市、守护万家安康的动力,待我们胜利之日,待我们回家之日,定要给你最深情的拥抱。
17
2020-02
童心战疫 疾控孩子有“话”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职工放弃休假,不顾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前线,一个个逆行向前的背影,一个个普通又不平凡的疾控人,用爱的守护让这个病毒肆虐的春天依然温暖。对于疾控人的孩子来说,今年的春节是那样的与众不同,疫情期间严控后大家快待不住的那个家,却是疾控人回不去的家,是疾控孩子们渴望与父母团圆的家。忍受着离别的煎熬,孩子们却用稚嫩的声音发出了鼓舞的最强音:爸爸妈妈,你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刘姝辰,8岁,父亲是疾控中心职工刘志涛,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奔波在香格里拉督导疫情防控任务中的入滇人员排查,社区网格化管理落实。孩子说:我的爸爸站在雪地里,身着“中国医疗救援队"队服,在零下几度的低温中,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上,在凛冽的风雪中,爸爸面带微笑,他就是雪地里最美的风景。正因为有了像爸爸这样的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面,才有了我们的平安和健康。卢一瑾,13岁,父亲卢冉、母亲尹洁都奋战在中心防控一线,承担云南省疾控应急指挥工作,把她送往老家,算起来...也有20多天了。孩子说:通过新闻报道,我终于知道了爸爸妈妈的工作。原来,我省的首例病例就是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确定的。与医院里的医生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是去发现和找到更多潜在的病例,然后将其隔离起来,减少对其他人的传播。除此之外,他们还制定了许多的防控措施,阻止病毒的扩散。爸爸妈妈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真是令我骄傲啊!到今天为止,爸爸妈妈已连续工作20多天了,我也有20多天没和你们见面了,我很想你们!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妹妹,你们放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守护住人们的健康。你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乔怡涵,14岁,父亲乔恩发、母亲曹艺会是中心的双职工,在疫情爆发以来,父亲奔波在各地州督导,母亲是实验室里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短短的20多天她懂得孤独、获得成长。孩子说:我理解了父母难言的苦衷,他们也想在年假的时候好好休息一番,慰劳一下辛苦一年的自己,可是因为工作原因,他们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现在我很骄傲我的父母是医生,尽管不能回家过年,尽管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尽管忍着疲惫也依然恪尽职守。黄太平,9岁,妈妈是结防所临床部的医生黄洁玉,为妈妈写了一首《战魔歌(节选)》:晴天霹雳/病毒放肆/迎战毒魔/毫不迟疑以科学的利器/打开病毒秘密/以拼命的干劲/对抗病毒到底李韵涵,李若涵,5岁,双胞胎妈妈营卫所的彭敏离别一双女儿赶赴工作岗位。当生日与抗疫不期而遇,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应是合家团圆拥抱亲情的温馨时刻,而对于此时的疾控人来说,“生日快乐"的祝福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妈,你先忙,等你回来吃蛋糕哦。"“十三天没见到妈妈的小杨终于在她生日见到了,妈妈生日快乐!疫情快快结束吧。"面对孩子的期盼,面对亲人的疼爱,逆风而行的疾控人也许此刻最想说的是:孩子,我欠你一个拥抱!孩子,别担心爸爸妈妈,我们都好!宝贝,等妈妈回来和你一起背诗歌哦,“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17
2020-02
支援湖北-咸宁日记(二)
转眼已是来到咸宁的第四天,经过前期与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在对咸宁6个县(区、市)整体疫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后,今天由常利涛副组长带领我们2名队员前往崇阳县和通城县,我们的车刚上高速天空就落下了米粒般大小的雪,到达现场后我们先后查看了当地流行病调查、防控措施等落实情况,分别从当地县疾控中心人员组成、防护用品、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疫情信息报告上报、社区网格化管理措施落实、医学观察点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工作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了当地疫情防控开展的情况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们疾控工作越有成效,疾病发生概率就会越低,因此我们慢慢变成了一个“沉默"的部门。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们回到了驻地,雪下了一整天,给大地披上了银白的盛装,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二月的雪,三月的风,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疾控人亦和所有人一样生而平凡,但他们的精神不朽,疾控的队伍是风吹不散、雪打不垮的。只要我们没有倒下,疾控人终将像战士一样走在抗疫的最前线,或许平时大家不曾注意过他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此时此刻他们身穿“中国卫生"的身影将会遍布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流调采样,查找防控措施里的细小漏洞,迎难而上的疾控工作者,也是默默无闻的伟大的英雄。
17
2020-02
支援湖北-咸宁日记(一)
2月12日,我们云南省疾控中心援助咸宁防疫工作队载着中心领导的嘱托和同事的祝福出发了,2个多小时的航程,我们到达了咸宁,咸宁市市长一行到机场迎接我们,许琳代表大家接受了市长的献花。从机场到酒店,一路上几乎没有人,车辆摇摇晃晃,思绪不禁又飘荡到疫情和工作上面:疾控工作不是针对个人的工作,却关系到整个战“疫"的成败,关系到领导层的决策、措施的落实以及防控效果的评估,同时,针对某一件事和某组数据,分析它后面反映出的情况,工作重要,但大家看不到轰轰烈烈。流调、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寻找等,又要追踪到每一个可疑的人。对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有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可能会对整个疫情防控局面产生影响。这次我们到咸宁主要任务是帮助咸宁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热病人进行标本采集以及密切接触者寻找等防控工作。迄今,我们到达咸宁2天了,主要工作聚焦在数据和聚集疫情的分析研判,查找疫情特点、规律,为决策提针对性建议。今天上午,当全体队员正在紧张统计分析数据时,10时20分接到了指挥部电话通知:要派出流调人员前往一个发生聚集疫情场所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组立即分出一组人员,前往现场,通过调查和与医务人员充分交流,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和要求。调查结束后,已是下午2点,我们到食堂吃中饭,按照两点之间最远距离的原则,参加调查工作的5个人梅花布点选择自己的就餐位置,坚守好好吃饭,不许讲话的原则。接下来,我们会分成两个工作组,先从疫情严重的咸安区和赤壁市入手,针对定点医院的预检分诊、集中(医疗机构、酒店、家庭)隔离留观点、社区网格化管理、宣传动员等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供现场支持指导,逐步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
17
2020-02
我们守好阵地,等你们凯旋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从免疫规划科到项目办、行政办公室、急传科,再到现在的学校卫生所,23个年头,不管是在哪个部门他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已然成为了一名资深疾控人。他是省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常利涛。从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09年通海霍乱疫情处置、2012年彝良9.7地震,2014年昭通龙头山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等无数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都有常所长的身影。多年的不断钻研学习和现场经验积累成就了这位流行病学专家。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按中心领导及疫情指挥部安排,由查舜副主任带队主要负责巡回督导昆明市疫情防控工作,常所长是督导组一员。哪里有疫情就赶往哪里,督导组每天奔波于疫情一线。常所长督导之余一有空回到所里就忙着安排所里的日常工作,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抗疫,叮嘱指导我们做好防护,还手把手的教一线值班的同志穿脱防护服。作为所长,在工作上,他严格要求每位同志发挥专业特长,认真做好每件工作。生活中,他就像家长像大哥一样关心到每个人。他常对大伙说:谁家里都会遇到些困难,大家要互帮互助,互相分担和体谅。要求同志们出差在外和外出晚归必须报平安,要是有谁忘记发报平安短信谁的电话就会响了,确认大家都安全到家了“常大哥"才会放心。按照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安排,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对口支援湖北省咸宁市防疫工作队一行6人,已于2020年2月12日赴湖北省咸宁市开展工作。这一次,常所长仍然是其中一员。出征前一天晚上紧急召开出征前准备会,来不及回家跟家人吃顿晚饭,来不及回家跟儿子交代些什么。常所长的爱人在中心检验中心,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但是疫情发生以来,各自奔波于疫情防控一线,很少能碰面。下午开完培训会匆匆回到办公室收拾行李时接到朋友电话说想为他践行,常所长不好意思的说:晚上想跟媳妇吃个晚饭。当时就在隔壁办公室的同事眼泪就止不住了,都没勇气出去跟常所长说一声注意安全这类的话。由于出发时间紧迫,我们所的黄达峰副所长还在昭通大关处置疫情未归,常所长把所里的工作安排妥当并嘱咐大家看好家,等他回来。疫情就是命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全体疾控人都是挺身而出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再次践行着疾控人的光荣和使命。我们一定守好阵地,等你们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