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0-04
基本公共卫生 为您服务 伴您健康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如果说,有一样东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必定算得上一项了。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卫生权益,以下内容您一定要知道!一、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自2019年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一)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继续实施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服务内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健康教育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服务内容:(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服务内容:(1)预防接种管理;(2)预防接种;(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4.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服务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3)婴幼儿健康管理。(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服务内容:(1)孕早期健康管理。(2)孕中期健康管理。(3)孕晚期健康管理。(4)产后访视。(5)产后42天健康检查。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服务内容:(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健康指导。7.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服务内容:(1)检查发现。(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检。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内容:(1)检查发现。(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检。9.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确诊的常住肺结核患者。服务内容:(1)筛查及推介转诊。(2)第一次入户随访。(3)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4)结案评估。10.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儿童。服务内容:(1)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2)儿童中医调养。1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服务内容:(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12.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服务内容:(1)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3)学校卫生服务。(4)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5)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二)2019年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19项工作内容1.地方病防治2.职业病防治3.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4.人禽流感、SARS防控项目管理5.鼠疫防治6.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运维保障管理7.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8.基本避孕服务项目9.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10.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1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1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13.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14.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项目15.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管理16.国家随机监督抽查项目17.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18.人口监测项目19.卫生健康项目监督管理20.卫生监督协管三、居民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付费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的服务内容由国家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承担,居民接受服务项目内的服务不需要再缴纳费用。您可以到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享受以上服务项目。四、谁来享受服务?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服务项目对象可分为:①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②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③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等。五、谁来提供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具体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门的部署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居民有什么好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3亿人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27
2020-04
单位开展爱国卫生,怎么做?
如何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单位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内部管理工作。在爱卫月之际,我们号召全省各级各单位,发动全体职工动起手来,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我们要记住以下五点要求:一、建立健全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机制,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完善清扫保洁、室内禁烟、检查评比等长效卫生管理制度。二、开展大清洁、大扫除活动。一是清除公共环境中的垃圾、积水、杂物、杂草、杂树等,打扫卫生死角,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整洁。二是清洁工作场所的地面、桌面、墙壁、门窗,清除(扫)蜘蛛网、灰尘、积水、杂物以及卫生死角。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三、抓住三个重点环节。一是单位食堂,做到厨房干净整洁、餐具清洗消毒、食材安全健康,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二是单位厕所,做到专人保洁,定期清扫,厕所干净卫生无异味,粪便无害化处理;三是办公场所,落实办公室定期打扫清理制度,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妥善处理废弃物品。四、落实四项举措一是经常开展健康教育,及时为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二是开展灭害防病,按照要求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三是实施垃圾分类,主动将废弃物投放到相应的垃圾箱内;四是定期开展检查评比,督促单位爱国卫生工作有效落实。五、养成五个习惯一是职工个人勤洗手;二是办公场所勤打扫;三是室内场所勤通风;四是个人物品常清理;五是工间健身常坚持。
27
2020-04
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在珍馐美味面前,却依然存在一些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挑来挑去,不用公筷,餐桌一片狼藉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它能一下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一盘菜被无数双筷子夹来夹去,在推杯换盏间便给了各种细菌大量传播的机会。“碗筷不分人、就餐不用公筷,已经成了国人餐桌上最大的健康陋习。"一场场饭局中,各色菜肴摆满桌,有人舀汤不用公勺、公筷,夹菜挑来选去;嘴里含着食物还要滔滔不绝讲话,饭渣菜渣乱飞……这些不卫生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其他食客的食欲,还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它主要通过口腔传播。餐桌上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不分餐的话筷子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二、大声喧哗,餐桌“陋习"太掉价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提出“食不言、寝不语"的主张,孔子更是提出“毋抟饭(别抢着吃)、毋诧食(咀嚼时不要出声)、毋刺齿(不要边吃边剔牙)",强调“夫礼之初,始于饮食"。吃饭本身,或细嚼慢咽,或大快朵颐,并没有大多约束。可是,在公共场合就餐,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等行为,不仅会破坏整体就餐秩序,也会影响周围人的心情。饭店中,有的顾客大声说话和划拳的声音不绝于耳,觥筹交错之间,还不时大声地吆喝着,声音在整个店里显得尖锐刺耳,严重干扰到其它桌顾客的正常交谈。三、好铺张,餐桌浪费太害怕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们爱交友、重感情,相互请客吃饭,增进友情本是好事,但是大多数人却将请客吃饭看作是一种炫耀自己身份、地位和财富的手段,讲面子、讲排场。美酒佳肴,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在乎就餐者吃多吃少,只要摆出来的菜肴精美,最好将餐桌摆的满满的,要好看。至于是不是吃得完,不在考虑范围,吃不完可以倒掉,反正又不差钱。四、食用野生动物是人类的陋习当前,有些地方并未把吃野生动物当作是人类的陋习,而是当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于是,在当地的“农家乐"、路边饭馆甚至是城市高档餐厅,靠野味吸引顾客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意很是兴隆。如此多的餐馆经营野味,说明不少人有食用野味的偏好与需求,这就暴露出人们对此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为营造和谐、幸福、健康的社会环境,针对以上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他们正式宣战,一起遵守以下约定:一、杜绝餐桌不卫生,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有条件的实行分餐制,营造卫生文明餐桌的浓厚氛围。二、公众场所用餐时,讲究安静从容,细嚼慢咽,不大声喧哗,不酗酒划拳。三、传承勤俭节约美德,摒弃铺张浪费陋习,提倡“光盘行动"。餐厅服务员在为顾客点餐时要主动提醒适量点餐,尽量避免浪费;对吃剩的菜,餐馆主动提醒顾客打包带走,避免浪费。四、保护野生动物,拒食野生动物。卫生文明用餐,从你我做起。
27
2020-04
六项举措改善环境 共享健康
2010年以来,云南省爱卫会先后开展了两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主要目的是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通过深入推进“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七改三清"农村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工作,各地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有了明显改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各级爱卫办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整洁行动进一步加强。为继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结合爱卫月活动,六项举措靠大家积极参与:一、单位也是家清理靠大家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近期复工复产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要发动职工开展车间、厂房、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食堂、厕所、运动场等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及单位周边环境进行清脏治乱大扫除,清理积存杂物、废弃物,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要加强办公场所内自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加强公共物品及地面、走廊、厕所、电梯、食堂等公共区域定时清洁消毒,强化厕所、洗手池等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二、社区大家庭治理靠大家各地要严格落实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对人员集中和使用频次高的值班岗亭、单元楼道口、电梯、小广场、小区门禁、垃圾收集点、公厕、健身器材等公共场所和设施定时清洁消毒。要以社区中的绿地、楼道、地下车库、管道井及农村厕所、牲畜棚、粪堆、水井、河道等区域为重点,规范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要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保持家居通风,绿化美化社区环境,不可随地吐痰抛物,管好宠物文明遛狗。三、家庭是小家整理需大家要充分发挥基层社区、村组织动员的作用,通过“周末卫生日"、门前三包等活动,组织群众从家庭环境着手、从不文明习惯改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和公共空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杂物,有效提升居民文明意识和健康卫生意识。倡导群众保持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倡导使用公勺公筷,分类投放垃圾,养成洗手习惯,消灭蚊蝇鼠蟑。四、生活小驿站清洁利大家要及时对机场、铁路、长途客运、公交、地铁、出租车场站和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开展环境卫生清扫,经常换气通风,科学规范做好日常消毒。要抓好小餐饮店、小作坊、小熟食店、流动摊贩、早夜市餐饮点等食品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确保卫生整洁。要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进展,适时组织对学校、商场、超市等场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保持环境整洁,做好日常消毒,加强卫生监管。五、市场挨着家关联每一家持续深入开展市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管理,以集贸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全面清理市场所有摊位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活禽宰杀点等基础设施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及时密闭收运垃圾。要全面排查市场给排水设施,确保市场内产生的粪污水有效处理。要正确有效设置市场内外防鼠、防蝇等设施,强化下水道、厕所及摊位内外等关键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要发动商户清理摊位内外卫生,清除积存垃圾,确保市场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活禽集中宰杀、冷链运输、白条冰鲜上市的做法,逐步取消活禽市场交易。六、薄弱环节不能松整治靠大家各地要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小餐饮店、小作坊、流动摊贩等环境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结合本地区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及脱贫攻坚、健康扶贫等工作总体要求,逐项梳理问题清单,及时整改落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26
2020-04
4月30日专家热线预告消化内科疾病健康咨询
您想深入了解消化溃疡、胃肠病等消化内科疾病有关知识吗?云南12320健康热线携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缪佳蓉为您提供咨询!届时欢迎拨打12320公益热线!专家简介:繆佳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医学后备人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的培训导师。“云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及消化道超声学组副组长。能熟练处理肝胆胰及胃肠常见多发病,能熟练地在胃肠镜及超声内镜下进行多种疾病的微创诊疗,包括消化道早癌微创诊疗(EMR、ESD),消化道出血内镜下诊疗,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术等,尤其擅长超声内镜下胃肠及胆胰疾病诊疗,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被SCI收录2篇。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参编著作多部,其中主编一部,副主编一部。专家热线时间:2020年4月30日上午9:00-11:00欢迎拨打公益热线:(0871)-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