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国际国内
国际国内
06 2022-12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过桥米线餐饮加工卫生规范》(DBS53/032-2022)发布实施
过桥米线是云南饮食文化“名片",是云南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地方特色饮食。由于其独特的烹调方法,需将猪肉、鸡脯肉、鱼片、蔬菜等生鲜食材用高温热汤烹烫至熟,在制作过程中若食材控制不严或加工过程控制不当,消费者易摄入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隐患。长期以来,由于过桥米线餐饮加工制作无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对过桥米线餐饮的安全性一直心存有疑虑。为了保护和促进这一云南特色饮食的发展,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过程,有效控制致病菌和微生物污染,防范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为过桥米线监管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全省过桥米线经营管理和安全保障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2020-2022年,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与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健康综合监督中心和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制订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过桥米线餐饮加工卫生规范》(DBS53/032-2022)。标准制订过程中,省疾控中心在红河州、大理州、丽江市、昆明市和西双版纳州等州(市)采集了过桥米线餐饮服务单位的过桥米线食材原料、过桥米线成品、过桥米线加工环节等1787件样品进行监测检测,通过综合评估确定了过桥米线加工制作环节的关键控制风险点,同时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省过桥米线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了规范化经营调研与专项整治行动。结合专项监测与调研整治结果,形成了标准文本。该标准已于2022年5月9日发布,2022年11月9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的实施使我省过桥米线餐饮服务单位和监管部门有标可依,必将推动我省过桥米线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01 2022-12
推动感染者发现的有效助力—HIV接触者溯源
云南省作为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于2008年试点成功,2017年首次提出“HIV接触者溯源"策略。该策略的提出基于以下两点:一是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者")有长达8-10年不等的“无症状期",等感觉不适就医时往往已进入“临床期",对感染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有致命的伤害。二是云南省有20多年抗病毒治疗实践的成功经验,有遍布全省乡村、触手可及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有“一站式"精准对接关怀等各项完善的服务体系。感染者如果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感染的状况,并及时治疗,可以极大提高其生命质量。“HIV接触者溯源"指的是针对HIV源头感染者及HIV感染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密切接触者挖掘、告知、HIV抗体检测咨询和转介服务。以疾控中心为核心,各发现机构、感染者随访机构和抗病毒治疗机构为工作网络平台,整合发现、治疗、干预到随访各工作环节均可有效开展。云南省大胆突破原有检测策略的局限,2008-2009在原卫生部的支持下,德宏州、红河州成为首批溯源试点地区,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云南省疾控中心率先在全国撰写并出版了《HIV接触者溯源及咨询检测工作手册》,同年,将溯源工作纳入全省艾滋病防治常规工作内容。为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省疾控中心共对省级108人次、州市级516人次、县(市、区)级3870人次开展培训,建立了州、县两级网络专家队伍,为溯源工作全面、深入、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全省HIV接触者溯源阳性检出率达20%以上,帮助更多的感染者第一时间知晓自己感染的现状并及时获得救治,帮助感染者真正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HIV接触者溯源经云南省的实践与探索,证明了其作为推动感染者发现的有效助力作用,实践经验被全国多省借鉴,省疾控中心多次受国家及上海、广东、广西、四川、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邀请进行经验交流;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VCT工作指南》参考云南省经验,首次将“HIV接触者动员检测"写入“延展服务"体系;即将下发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访服务指南(2022年版)》也借鉴云南省经验,将“溯源"写入“全生命周期随访服务"内容。云南省“HIV接触者溯源"策略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效发现感染者的实践经验,更好的维护了感染者个人及家庭的美好生活!
11 2022-11
第一期全国公共卫生标准宣贯师资培训班在海南举办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标准管理工作要求和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领域标准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为推动全国公共卫生领域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加强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的协调联动,中国疾控中心定于2022年11月9-10日在海南省举办第一期全国公共卫生标准宣贯师资培训班。培训班开幕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处雷苏文处长主持,中国疾控中心刘剑君副主任远程参加,海南省文昌市卫生健康委曾宪前主任、海南省疾控中心殷大鹏副主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剑君副主任指出,标准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疾控中心站在专业前沿,是标准的参与者、制造者,标准就是一种规范的文件,为获得最佳秩序重复使用文件。在国家卫健委领导下,卫生标准增设新的标准专委会,开展各项标准的研究和评价工作,努力和国际接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一级巡视员陈宁姗博士主讲《卫生健康标准化“十四五"规划》解读及其对于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剑君作了《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报告。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尔东、学校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军、卫生有害生物防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佟颖、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彬,分别介绍了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卫生有害生物防制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寄生虫病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主任魏强介绍了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标准体系构建与应用;中国疾控中心张燕介绍了标准化网络化病毒监测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宝立书记和贵州省疾控中心杨光红主任分别进行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经验交流。本次培训班参加人员包括海南省疾控中心及海南各地市级疾控中心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级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地方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云南省疾控中心质管部、行政办、科教部、消毒病媒所、职放所、学卫所等部门人员参加线上培训。
25 2022-10
13价肺炎球菌疫苗临床研究召开项目推进会
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以婴幼儿和老年人最为严重,主要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至今仍是重要的全球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肺炎球菌疾病,包括70~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2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尤其高,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肺炎链球菌耐药问题在全球日益严重,多重耐药现象不断增多,其中我国的态势也很严峻。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阻断该菌的携带与传播,从而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及阻止其持续升高,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相关疾病最有力的工具。目前,一项13价肺炎球菌疫苗临床研究正在我省的5个试验现场实施。为保证项目实施质量,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可靠,2022年10月18-20日,我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该项目的研究现场召开项目推进及问题沟通会。申办者、监查方、负责机构、研究现场等各方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各方人员根据该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拟定整改措施,并按照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现场汇报了该项目后续实施计划及目标;最后,我负责机构对该项目提出实施要求及指导建议等。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我省该项目的5个试验现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统一思想、实事求是,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与质量。
26 2022-09
长春所儿童四价流感II期临床试验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季节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头痛、咽痛、流鼻涕、肌肉和关节痛以及严重的身体不适。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引起爆发疫情。虽然流感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但是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每年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可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29-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所")拟在云南省开展一项在儿童中的四价儿童流感II期临床研究。9月中旬,该所2名工作人员和2名监查员到达云南,在云南省疾控中心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对丘北、砚山两个现场进行了评估工作。评估人员分别在丘北和砚山现场召开了研究者沟通会,了解各地县情及开展临床研究的情况,介绍了产品和监查模式。会后各方一起查看了研究现场的功能分区、人员资质、冷链设施设备等情况。通过本次现场评估工作,长春所选定丘北、砚山作为该所四价儿童流感II期临床研究现场。
上一页 1 ... 65666768697071... 95 下一页 共95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