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防治知识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乙肝的预防乙肝的预防应从切断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同时对公众加强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儿一出生24小时内就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母亲乙肝阳性还需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如果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中乙肝表面抗体水平<10mIU/ml或者定性检测的五项指标全阴性,则表示“没有抗体"(“无应答")。建议按0-1-6月的免疫程序加强接种3针。目前应用的乙肝疫苗生产工艺有“CHO细胞"、“酿酒酵母"和“汉逊酵母"。在加强接种时,尽量选择和原来三针不同生产工艺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