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的第22年。2003年1月8日由原澄江县卫生防疫站、皮肤病防治站合并组建而成,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市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制、免疫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控制、卫生监测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作。回首过往22年,澄江市疾控中心全体人员风雨兼程、书写华章。
二十二年来,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以党建引领业务,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引领全体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先后获评“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省级集体荣誉25项,获“玉溪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市级集体荣誉13项,获“澄江市疫情防控执行力先进集体”等县级集体荣誉13项。
二十二年来,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有较大幅度下降(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从580.57/10万下降至115.87/10万),推进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建设的实施,完成传染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初步建立智能监测预警,促进医防协同。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持续开展风险研判及预警工作,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持续降低,伤寒/副伤寒老疫区基本完成“摘帽”,年均发病数控制在个位数;麻疹、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连续4年无麻疹病例报告;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实现无本土病例报告,输入病例得到有效、快速处置,传染病综合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十二年来,免疫规划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4苗5病扩增到14苗15病,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高位,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疫苗运输全程冷链管理、疫苗信息全程可追溯,确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2018-2020年,实施60岁以上老年人23价肺炎疫苗及新生儿Hib疫苗免费接种;2023-2025年,实施适龄女性双价人乳头瘤病毒(IPV2)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十二年来,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依托艾滋病防治网络,性病、丙肝防治成效显著,“三个90%”成果持续巩固,新发病例数同比下降 10%。麻风病防治成果稳固,已连续6年无新增本土病例。澄江市拥有完善的艾滋病检测网络及先进的检测设备,目前全市共有HIV快速检测点49个,其中村级检测点38个,镇/街道检测点6个,市级检测点4个,看守所检测点1个。
二十二年来,慢性非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慢病防治工作逐步由监测、干预到综合防制不断完善、监测内容日趋丰富,监测数据为制定、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了循证支持。2014年澄江市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示范区,2019年、2023年相继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复审。澄江市2016-2020年连续5年肿瘤登记数据进入国家年报。
二十二年来,卫生监测检验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抓好居民饮用水、农村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等监测工作,动态掌握环境相关健康危害因素现状。2021年澄江市疾控中心首次独立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具备粉尘和噪声两个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积极参加省市疾控中心等单位举办的能力验证与室间比对活动,均获得满意的成绩反馈,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2023年顺利通过云南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组的认定复评审,获批9类171项检测资质。
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疾控人闻“疫”而动、“勇毅逆行”,24小时待命,分秒必争,寻踪觅迹,无暇考虑身体安危,无暇顾及家中老小,无暇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这些都成为疾控人的“标签”和“烙印”,只希望自己能再快一点,更快一点,跑在病毒“前”,守护健康,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疾控人的使命和担当!
三年不平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历程及中心“和谐发展、求真务实、共创一流”的发展目标,最终凝炼出“澄江疾控精神”——“闻疫而动,雷厉风行的战斗精神”“守望健康,共克时艰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勤学切问,实干争先的进取精神”。
二十二年风雨沧桑,抹不去疾控人奋力拼搏的足迹;二十二年春华秋实,镌刻着疾控人创新不止的精神。回首过去二十二年,充满挑战与奋斗、拼搏与奉献。二十二年来,澄江市疾控中心经历了无数次疫情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疾控人的坚守与付出。
展望未来,疾控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澄江市疾控中心始终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扎实推动各项疾控工作持续开展,乘势而上不断开创中心干事创业新局面,奋力谱写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