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楚雄州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18 2020-05
双柏县疾控中心多举措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为切实维护全县辖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前做好谋划,防患于未然,落实和完善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双柏县疾控中心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疫情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采样送检、复工复产和学校复学督导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双柏县疾控中心通过密切关注全国、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和趋势,结合日前开展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形成疫情信息工作记录和周报上报,为及时精准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规范准确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24小时有网络直报人员值守,如有监测发现的病例要求接诊医院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县疾控中心2小时内完成审核上报;如有预警信息,则立即处理和上报。二是积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通过对全县监测发现的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员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查明来源,针对活动轨迹,不漏细节,必要时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商请公安和交通等部门协查,做到严防死守,对每一例病例撰写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向县卫生健康局和州疾控中心报送。对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员采取从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病毒核酸采样送检,安排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等健康监测。截止2020年5月14日,共有集中留验观察站隔离解除集中留验观察25人;及时追踪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83人。三是积极开展采样送检工作。截止2020年5月14日,我中心累计采样送州疾控中心进行检测159人、199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四是积极开展“云南健康码"扫码登记全覆盖工作。县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共30人全部进行了“云南健康码"扫码登记;其次督促并对包保的网格化管理区内所有业主完成“云南健康码"扫码登记;同时利用4月9日的脱贫攻坚日进村入户宣传推广,督促各自挂包贫困联系户完成“云南健康码"扫码登记。五是持续做好复工复产企业及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我中心于2月14日起,抽调2名专业技术人员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预案、方案的审定。截止2020年5月14日,共参与审核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申请材料33家,通过33家,复工人数共826人;玉楚高速公路5个标段累计在岗人员4238人,进行疫情防控技术现场指导、检查41次,出动人员126人次,派车11次,出具督导报告41份。其次从2020年2月25日起安排全体干部职工分片包干,地毯式对县城区所有小区、社区、商铺、宾馆酒店、单位、农贸市场、企业、工地、车站、养老机构等开展疫情精准防控技术指导,截止2020年5月15日时,累计对1406家单位场所进行了现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同时于5月12日和县卫生监督所共同组织5个检查组共19人对全县各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私立医院及重点施工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单位18家。六是持续做好学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和培训。我中心于3月20日起至5月6日期间,选派14名专业技术人员分三轮次到县城区、各乡镇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开展疫情防控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指导学校45个次,对校园负责人、疫情防控和驻点联系各学校的医务人员、部分教师开展培训700多人次,确保将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地,做到疫情防控和教学“两手抓"、“两不误"。七是我中心积极做好支援边界县疫情防控工作准备和应急值守等工作。抽调3名专业技术骨干,通过培训,随时待命做好支援边界县疫情防控工作准备。同时,我中心共有3支应急队轮流值班,每周有一支应急队(10人)值班,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对待当前的疫情防控,双柏疾控人员决不掉以轻心,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前功尽弃,双柏疾控把战“疫"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时刻绷紧思想之弦,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举措,仍在努力!
18 2020-05
双柏县疾控中心积极做好我县参加楚雄州“两会”人员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两会"是全州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为切实做好“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双柏县参加会议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会议胜利召开。双柏县疾控中心于5月4日对参加楚雄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我县代表、列席人员、工作人员和参加政协楚雄州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我县政协委员进行第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送检,采集37人。5月8日再次对参加“两会"人员进行第二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送检,采集38人。两次送州疾控中心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双柏县疾控中心积极开展采样送检,旨在助力为参加“两会"人员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做到“零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02 2020-05
元谋县疾控中心开展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2020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8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元谋县职业病防治工作,元谋县疾控中心联合县卫健局法规股和县卫监所,于4月28至30日,在全县开展了以“防控疫情全民有责,职业健康你我有责"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宣传组深入企业进行宣传,他们来到元谋县水泥厂、川铁枕梁构件厂元谋分厂和鑫坤石厂,认真指导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在厂内宣传点接受群众咨询,耐心解答劳动者提出的职业病防护相关问题,得到了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元谋县疾控中心还以宣传栏、微信、横幅和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对职业病防治知识进行了深入宣传。整个宣传周期间,全县共出动宣传车辆2张,人员6人次,累计发放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1000余份。通过本次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加深了人民大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提高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增强了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自我防护和依法维权意识。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扩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范围,持续对辖区内的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上门巡回宣讲,以达到进一步树立企业的职业卫生责任意识,逐步提高我县职业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渐改善职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切实维护好我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强有力保障的目的。
30 2020-04
省、州专家到元谋县督导麻风病防治工作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类的皮肤和神经,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麻风病人只要经过专业机构治疗后都没有传染性,这就和人们患感冒病一样,经过专业机构治疗好转后,跟正常人是一样的,因此消除麻风歧视,关爱麻风病人显得尤为重要。元谋县麻风病疫情形势严峻,是麻风病的重灾区,截止2020年4月29日,元谋县累计确诊麻风病例571例,治愈存活163人,现症病人3人。为进一步掌握我县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巩固情况和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任务指标落实情况,省、州麻风病防治专家组一行4人于2020年4月29至30日到元谋县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督导。云南省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所副所长税铁军,资深麻风病防治专家张晓红老师协同州、县两级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来到平田乡和老城乡,对2020年新发的麻风病人进行现场复核,查看现症病人的治疗、不良反应处置、自我护理情况,并为患者家属进行体检,给他们讲解麻风病健康教育知识。专家组的老师们不辞辛劳,事必躬亲,为我县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提供了更加专业的理论和现场操作技术指导,大大提升了麻防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麻风病的八大可疑线索是:身上有不疼不痒的结节、斑块;眉毛稀疏脱落;经常红眼,酒醉面容;躯干、四肢局部皮肤麻木、闭汗;虎口肌萎缩、爪型手;足底破溃、无明显疼痛;口角歪斜、闭眼不拢;单脚高抬走路、步态异常等。如果自己怀疑得了麻风病,可直接到县疾控中心免费诊断、治疗。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亲朋好友,请你介绍他到元谋县疾控中心免费诊断,国家对麻风病报病者给予1000元报病奖励。
30 2020-0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您服务,伴您健康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宣传,让更多居民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免费政策,4月30日上午,元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以“基本公共卫生为您服务伴您健康!"为主题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活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健康咨询、现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向过往居民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国家的免费政策及健康知识。重点宣传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好处和意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项目;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内容。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健康服务,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此次活动共接受项目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资料150余份。通过宣传,让广大居民了解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国家的免费政策,深深体会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为了让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有效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感受度和满意度,为更好的推进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上一页 1 ... 29303132333435... 46 下一页 共46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