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国际国内
国际国内
30 2024-09
云南省疾控中心赴德宏州和保山市开展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及合理膳食行动推进工作现场调研
  为深入了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落实情况,掌握野生菌中毒等重点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能力,推动食品安全与合理膳食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2024年9月23日—27日,由普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赵学艳带队,云南省疾控中心营卫所苏玮玮副主任医师,普洱市疾控中心卫生科张敏副主任医师、高雪主管医师一行4人前往德宏州和保山市开展2024年重点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及合理膳食行动推进工作现场调研。  本次调研内容广泛,重点突出,涵盖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野生菌等重点疾病的监测防控、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与风险交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以及合理膳食行动工作推进情况等方面。现场通过走访、调看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分别对州(市)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哨点医院等14家相关单位进行了食源性疾病工作现场指导和调研,重点查看了2024年上半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的完成状况,包括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医院病例监测系统直报开展情况、聚集性病例识别与信息报送等工作。重点了解野生菌中毒、乌头碱中毒等重点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措施及医疗救治等情况。现场反馈采用集中式食源性疾病分析研讨会和点对点问题剖析和探讨的形式,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图1.德宏州开展食源性疾病分析研讨会  图2.保山市开展食源性疾病分析研讨会  图3.德宏州人民医院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  图4.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卫生院现场调研  通过本次现场调研工作,掌握了德宏州、保山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开展情况,提高医生对食源性疾病报告意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0 2024-09
云南省疾控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艾滋病性病丙肝技术指导和数据质量评估核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质量年活动的通知》《云南省第五轮艾滋病防治人民战争实施方案》及省卫生健康委下发的《2024年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要求,有效推进我省艾滋病性病丙肝综合防治工作,云南省疾控中心于2024年8月至9月抽选德宏州、昭通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艾滋病科科长,云南省疾控中心工会主席贾曼红、性艾所所长施玉华、首席专家马艳玲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组成6个指导组,分别前往16个州(市)的29个县(市、区)开展了艾滋病性病丙肝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和数据质量评估核查工作。  此次技术指导现场走访了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公立、民营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公共场所及高危人群活动场所等,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访谈工作人员和目标人群、查看痕迹资料及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式,了解艾滋病监测检测、高危行为干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梅毒规范诊疗、性病丙肝疫情管理、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等有关工作落实情况,全面评估数据质量;了解2023年和2024年中央、地方财政经费的到位和使用、各网络领域专家建设、工作机制运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现场指导。  同时召开与当地县政府、卫健委(局)及相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反馈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对各州(市)提高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质量提出进一步要求: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丙肝工作,切实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职履责,确保年底完成中央艾滋病防治资金考核指标;要加强工作网络机制和防治人才建设,充分发挥“网底”作用。  技术指导组以“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传经验”的形式,切实提升基层单位防艾队伍工作能力,全省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督促工作落实落细,持续推进艾滋病性病丙肝综合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9 2024-09
云南省疾控中心性艾所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交流
  为展示皮肤病、性病的基础研究、疾病控制和临床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9月20日—22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国内外多学科领域约1000名代表参加了盛会。云南省疾控中心性艾所2人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其中1人受邀进行现场学术报告。  本次学术大会于9月21日上午以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杨维中教授的“群医学与皮肤病性病防治”报告拉开了序幕,随后多名皮肤病性病知名专家围绕皮肤病、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前沿进展作了多个主旨报告。21日下午,大会设置了性艾防治、慢病管理、科普教育等7个专场。云南省疾控中心性艾所所长施玉华受邀在性艾防治专场作了题为“依托防艾平台,多病共防齐推进”的报告,从队伍、机制、经费等多方面的整合以及专项行动介绍了云南省实施艾滋病和丙肝防治的经验以及取得的成效,参会人员对云南省多病同防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学术大会聚焦皮肤病与性病艾滋病防治的最新科研进展及防治经验,内容丰富新颖。通过本次交流学习,参会人员了解了目前性病艾滋病研究的前沿知识和防治难点,这将为云南省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启示,助力实现终结艾滋病流行和性病、丙肝防治的目标。  图1: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杨维中在开幕式上发言  图2:云南省疾控性艾所所长施玉华交流“依托防艾平台多病共防齐推进”
14 2024-09
筑牢疾控基石 铸就应急铁军
  2024年9月14日,由云南省疾控局主办、云南省疾控中心承办的“2024年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云南)暨国家卫生应急移动防疫中心(云南)培训班"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圆满结束。本次培训于9月1日—14日分两期举办,每期6天,来自云南省疾控局、云南省疾控中心、云南省地病所、云南省寄防所、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云南省急救中心、云南省健康宣教中心、昆医大附一院、昆明市疾控中心、玉溪市疾控中心、楚雄州疾控中心11家单位的150名队员参加了培训。云南省疾控局监测预警处二级调研员庄仕文在第二期开班仪式上作动员讲话,要求全体学员要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明确卫生应急工作方向,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卫生应急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卫生应急及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士雪等多位知名专家授课,课程内容涵盖了卫生应急、医防融合、队伍建设、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际工作需求,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团队凝聚力等多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队员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在结业典礼上,云南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左仕富作总结发言,他对本次培训班给予高度肯定,指出本次培训班课程设置合理、形式内容丰富、队员积极认真、后勤保障有力,对山东大学的精心策划组织、应急队员所在单位的支持配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最后他指出,卫生应急队伍是疾控工作开展的核心,要将应急队伍打造为一把尖刀、一面旗帜,各位队员要珍惜每一次培训机会,着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云南省两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拓宽了队员视野,打造了队伍卓越的执行力,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真正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为云南省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2 2024-09
提质赋能强队伍,砥砺笃行践初心
为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综合能力,2024年9月2日,由云南省疾控局主办、云南省疾控中心承办的第一期“2024年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云南)暨国家卫生应急移动防疫中心(云南)培训班"在山东大学(威海)顺利开班。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院长刘昌明、云南省疾控局监测预警处四级调研员刘斌、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丁文飞出席开班仪式。刘昌明院长介绍了山东大学概况及“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对参训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学员代表授予班旗。云南省疾控局刘斌调研员作开班动员讲话,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升卫生应急处置专业水平;二是端正态度,严格遵守培训班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三是坚持安全第一,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云南省疾控局、云南省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建设和管理的2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的能力提升,严格按照国家最新修订发布的《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管理办法》,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包括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和团队凝聚力训练,邀请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李士雪等知名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医防融合实现路径与政策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与能力建构、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溯源和追踪、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情绪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等,拓宽队员视野、促进专业技能提升,确保队伍保持“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胜"的成绩,践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来自云南省疾控局、云南省疾控中心、云南省地病所、云南省寄防所、云南省传染病院、云南省健康宣教中心共6个单位的70名队员参加第一期培训。
上一页 1 ... 41424344454647... 95 下一页 共95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