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曲靖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29 2021-09
师宗县积极开展2021年艾滋病性病检测实验室人员培训
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县的流行和蔓延,确保3个90%目标任务中的第一个90%任务的完成,师宗县加大检测力度、扩大检测覆盖面,尽早发现感染者,为确保艾滋病性病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各艾滋病检测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师宗县于2021年9月22-24日,对全县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及需要取得艾滋病快速检测证的人员共计101人分二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本次培训通过县疾控中心各位专家的耐心讲解,参会学员认真学习,进一步的提高了我县艾滋病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规范了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生物安全意识,对今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扩大监测检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 2021-09
曲靖市疾控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为群众追求美食筑牢底线
市疾控中心检验科门口,有一块“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曲靖中心"的牌子,意味着这个科室承担着全市食品理化以及微生物污染物污染状况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工作。走进检验科实验室,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剥坚果、洗菜、切菜、剔骨、剁肉、烹饪...,只是不同于平常人家做饭,他们所用的烹饪用具是一个个烧杯。“每年我们都会按照国家级、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采集市场上不同类型品种的食品,检测不同的致病因子,如谷物及其制品中的重金属、鸡蛋中的抗生素、外卖配送餐中的多种细菌、水果蔬菜中的杀菌剂等。这周我们开展熟肉制品、外卖配送餐、流动摊档售卖食品、食用菌、坚果与籽类及其加工制品等五大类25份样品的微生物检测以及其他州市寄来样品的理化检测,而样品的前期处理流程和做饭相似。"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介绍道。一份肉及肉制品检测主要分为理化检测和微生物检测,包括重金属、抗生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等多个项目,进行理化检测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将样品用食品加工机打成匀浆是第一步,然后根据实验的需要向匀浆状样品加入有机试剂浸泡提取,或是加入强酸使其溶解,待样品溶解后再加热赶酸数天,往往可以提取检测时,样本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他们却早已习以为常。检测完成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检测数据录入上报至《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而对于检测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也及时反馈至曲靖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第二天清早,检验科工作人员又化身为食堂采购员出现在了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他们打算采购一批本地大米、干辣椒、茶叶、中草药带回去。“大姐,您是哪里人?这个干辣椒是您自己加工的?请把您的手机号告诉我们...",有时遇到不和善的卖家再反复询问后,被骂也是常有的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1年,市疾控中心需要完成238件1763项次国家级检测任务以及136件720个项次省级检测任务。通过这几千个检测数据绘制出的食品安全监测网,为全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监管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后续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提供数据参考。
10 2021-09
曲靖市县疾控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督导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曲靖市、麒麟区两级疾控联合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于9月9日,对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曲靖市中医医院、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麒麟区人民医院、麒麟区妇幼保健院6家医疗机构进行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和指导。督导组在听取各家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情况的汇报后,现场查阅了管理制度、工作方案、上报流程、病例报告档案资料,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病例报告信息进行了核实,实地查看了食源性疾病宣传图册的上墙情况。通过现场查验,督导组对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将食源性疾病监测纳入医院自建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和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给予充分肯定,其奖惩措施有力,责任落实到位,对提升本院食源性疾病监测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督导组同时对各家医院食源性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针对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现场答疑和技术指导,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一是制订并完善工作方案、上报流程、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食源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病例搜索,关注因感染性疾病就诊的患者;四是统一标准,提高认识,哨点医院医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监测工作方案要求抓好落实,促进工作,确保质量;五是重视宣传,合理使用宣传资料,提高患者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更好的预防疾病发生。本次市、县联动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进一步规范我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确保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06 2021-09
曲靖市举办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专家组成员培训班
为了提升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专家组成员的调查的调查诊断能力,针对可能出现的疑似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切实保障疫苗接种安全,提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水平,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工作,更好提升群众满意度。曲靖市于2021年8月30日在云康大酒店举办了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专家组成员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云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丁峥嵘、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赵玉宝进行授课。市卫健委副主任张绍永出席会议并致辞。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全体成员参加。开班仪式上,张绍永副主任介绍了目前疫苗接种进程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会议强调:各位专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地调查诊断每起疫苗接种相关事件,规范开展AEFI调查诊断工作;临床和疾控专家之间、各级卫生部门之间要通力协作,加强沟通,便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班上,云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丁峥嵘讲授了《疑似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与处置原则及常见AEFI处理要点》,课程主要讲解了疑似预防接种反应有关概念与调查诊断、AEFI处置原则、常见的AEFI处理要点。赵玉宝医师讲授了《疫苗相关不良反应的急救处置》,课程对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置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重点讲解了过敏反应的概念以及处置流程,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学习。此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全市下一阶段AEFI的报告、准确分类、规范处置,打下了坚实基础。
01 2021-09
学校结核病防控17问
正值开学之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除了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还要注意另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它,是全世界单一致病菌引起死亡最多的疾病,曾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的不治之症,迄今全世界死亡人数已经达到2亿,它,曾被人们称为“白色瘟疫",我国肺结核发病数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而这种病现在在学校时有发生,一旦有病例,容易在同学和老师们中间传播和蔓延,存在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隐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学校结核病防控17问来学习一下学校结核病防控的相关知识吧。1.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除毛发和牙齿外,人体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的主要类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2.结核病的传染源来自哪里?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研究表明,1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10~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3.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4.诊断肺结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包括针对痰液等标本,进行涂片、培养和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查,准确性较高。应按照医生的要求,留取合格的痰标本或其他标本。5.学生确诊肺结核后应怎么办?确诊肺结核后,应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尽快告知班主任或校医务室/医院,以便帮助其他同学尽快接受筛查。不应向学校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不向医疗机构如实说明学生身份和学校信息。如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肺结核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责任。6.新发肺结核患者应如何治疗?新发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采用标准治疗方案,疗程为6个月,分为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2个月,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药联合用药,继续期为4个月,采用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但如被诊断为耐药患者,需按照相应的耐药方案进行治疗。7.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要尽早开展正规的抗结核治疗,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树立信心;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需佩戴口罩。8.如何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要预防结核病,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将其与其他人群分开;其次是阻断传播途径,对痰液等进行消毒处理等;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与传染性患者接触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等。另外,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等习惯,如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和锻炼身体等。9.肺结核患者能治好吗?新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的疗程后,95%以上的患者可被治愈。如果不按时服药、不完成疗程,易造成结核菌耐药。一旦发生耐药,疗程会延长且容易导致治疗失败。10.肺结核治好后还会传染别人吗?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通常情况下传染性会很快下降,接受治疗数周后,痰内结核菌将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完成全疗程,达到治愈标准后,痰中查不到结核菌,就不再有传染性。11.为什么肺结核患者不能随地吐痰?肺结核患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如果随地吐痰,痰中的结核菌被排出体外,被尘埃包裹形成含有结核菌的尘埃颗粒,被其他人吸入后,可导致肺部结核菌感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在肺部发生结核病。12.学校在结核病防控中要做哪些事情?学校要进行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体检中必须包含结核病检查;强化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结核病患者休复学/休复课管理等工作;努力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在学校出现肺结核患者后,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处置工作等。13.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应该怎么办?学生如果发现校内同学患有结核病,应向班主任/校医务室报告,并配合学校接受筛查和调查,学校发现肺结核患者后,要及时告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进行疫情报告;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要关注与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规范开展休复学学生和休复课教职员工的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在校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和预防性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14.如何开展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肺结核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如果在密切接触者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的肺结核患者,需将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同时要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15.如何做好肺结核学生患者的休复学管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符合休学条件的学生患者,应当开具休学诊断证明。学校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经检查达到复学标准后,医生可开具复学诊断证明,建议复学,并注明后续治疗管理措施和要求。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16.学校处理肺结核疫情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一是紫外线照射消毒。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和宿舍可采取紫外线消毒。采用太阳光照射也是杀灭结核菌有效的方法。将患者的被褥、衣物、书籍等用品放在太阳下暴晒3~4小时,也可达到消毒的效果。二是化学消毒。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或喷雾消毒,持续120分钟,可有效杀灭结核菌。17.如何做好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预案,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包括:事件的核实与上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校园环境卫生保障和事件评估等。
上一页 1 ... 38394041424344... 95 下一页 共95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