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曲靖市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17 2023-04
第29个肿瘤防治宣传周:人人参与,科学防癌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倡导人人积极参与到癌症防治行动中来。1、肿瘤有哪些警示信号?血:人体不明原因出血,如咳血、尿血等;块:出现结节是癌症早期第一个最有效的信号;痛:身体某些部位有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如头痛、胸痛等;烧:不明原因持续发烧,时间超过一周,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减: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乏力。2、肿瘤会传染吗?肿瘤是不会传染的,肿瘤的发病是自身生活习惯、遗传、周围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本身是不传染的,但是有很多导致肿瘤发生的病因具有传染性,比如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等,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3、肿瘤可以预防吗?许多肿瘤都是可防可治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被公认为是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尽量少吃烟熏、油炸、高脂、霉变和泡菜类食物,保持心情愉悦;定期体检,接种HPV疫苗和乙肝疫苗,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4、常见的肿瘤如何筛查?肺癌: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联合应用;宫颈癌:HPV基因检测,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结直肠癌: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乳腺癌:乳腺B超、钼靶;胃癌: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和血清标记物检测;前列腺癌:PSA检测;白血病:血常规联合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B超检查。5.发现癌症怎么办?(一)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手段和全身治疗手段两大类,局部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全身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营养治疗等;(二)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分化程度及分期、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三)癌症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正确认识病情,切莫讳疾忌医。
17 2023-04
读懂宫颈癌,让孩子受益一生
一、我国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怎么样?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左右,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宫颈癌可以预防,且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因此,普及宣传宫颈癌防治知识十分有必要。二、听说接种疫苗能预防宫颈癌,是真的吗?是真的。研究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16和18型HPV感染导致近85%的宫颈癌发生。为适龄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能够阻断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有效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未感染过HPV的女性保护效果更佳。目前,我国已有5款HPV疫苗产品获批注册上市,包含3款进口HPV疫苗和2款国产HPV疫苗,接种哪款HPV疫苗相关指南并无优先推荐,无论接种哪款HPV疫苗都能有效预防近85%的宫颈癌发生。特别要强调的是,接种HPV疫苗一定要趁早,满9岁女孩即可接种,最佳接种年龄是在15岁以前完成接种。当然,错过最佳接种年龄的,在45岁以前接种仍然受益,接种疫苗后仍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三、预防宫颈癌除接种HPV疫苗外,公众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宫颈癌发生?1、杜绝不良性行为发生,如: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2、注意经期卫生,避免早婚,早育,多产等;3、不吸烟及减少二手烟危害,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4、不能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膳食平衡、均衡营养,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开朗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很重要。四、怎样才能做到早诊早治?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因此,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尤为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TCT),也可以联合HPV检测有利于提高筛查效率。对于HPV16及18型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转诊阴道镜,进行组织学活检,阴道镜或直视下的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宫颈癌防治工作。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旨在通过为年轻女性接种HPV疫苗、在适龄女性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及时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三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危害。
14 2023-04
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疫情防控“进企业”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普及春夏季节常见传染病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2023年4月13日,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急性传染病控制科、公共卫生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科、免疫规划科、健康教育科等多个科室共计12余人前往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疫情防控“进企业"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志愿活动通过知识讲座结合咨询活动的方式开展。讲座内容包含“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谨防野菜、野果、野生菌中毒"等主题,中心志愿者从传染病预防知识、疫苗接种、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讲解。咨询活动现场,中心志愿者就职工咨询的各类健康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为参加活动的职工测量血压,并根据所测血压情况,讲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宣传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鼓励职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保持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同时通过发放宣传折页、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截止活动结束,共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发放宣传折页15种600余份,摆放宣传展板7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普及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鼓励职工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做好健康知识宣传工作,促进全市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做好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
13 2023-04
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获5项云南省2022年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质量奖
为促进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总结工作成果,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22年在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疫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授予主要措施落实质量奖,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获5项工作质量奖。该奖项是根据2022年各地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防治工作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及有关领域工作质量综合考核评定。曲靖市在此次评定中荣获艾滋病疫情监测、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性病疫情管理、丙肝疫情管理工作5项质量奖。此项荣誉是对曲靖市长期防艾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成果的褒奖,也是对2022年曲靖市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防治各项工作的肯定。我们将继续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巩固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工作的成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抓紧抓实,为健康曲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11 2023-04
曲靖市疾控中心开展2023年全市急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落实急性传染病防控措施,曲靖市疾控中心于2023年4月6-8日举办2023年全市急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市县两级疾控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市直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管理人员等共计50余人参加,内容涵盖鼠疫、霍乱、新冠、流感、手足口、疟疾等重点传染病报告管理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处置。一是根据当前疫情形势,结合相关报告管理标准和规范,认真梳理了当前全市监测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级职责及任务并提出工作要求。二是紧扣应急队伍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工作职责,进一步强调当前卫生应急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市卫健委领导充分肯定了新冠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目前防控形势提出工作重点及应急准备工作要求。本次培训在总结分析了2022年全市重点传染病监测与卫生应急工作情况的同时,还明确了2023年全市传染病监测与防控任务,对进一步提高全市急性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与卫生应急能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 21222324252627... 96 下一页 共96页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祥和街1177号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寺街158号 邮编:650022    联系电话:0871-63611746    传真:0871-63613063 技术支持: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84351380
版权所有: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   滇公网安备53010002000192号  滇ICP备65000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