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预警

字体:    

10月健康提示:秋季仍需防蚊,警惕被“这种病”盯上

来源:云南省疾控中心   时间:2022-10-01   阅读数:7696   编辑:admin


  

  转眼间,秋天悄然而至。入秋后,天气转凉,蚊子更喜欢飞入温暖的室内叮咬人,从而容易感染因蚊子传播的疾病¬—登革热。大众觉得登革热离你很遥远,其实身边的真实案例告诉你,“恶魔"就在你身边。9-10月我省即将进入登革热流行季。为谨防被“这种病"盯上,大家快来和我们一起了解如何有效防控登革热。

  一、如何辨别登革热

  登革热和流感、新冠肺炎一样,都可以表现为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但是登革热除了这些常见症状,还有三项典型症状:

  1.“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

  2.“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皮疹":在头面部、四肢和躯干,会出现充血性或点状出血皮疹。

  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将登革热与流感等传染病进行明确区分,开展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的关键。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要及时开展病毒ns1抗原检测等监测工作,才能确诊登革热病例。

  二、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由蚊子中较为常见的伊蚊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此种疾病传播速度快,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三、伊蚊喜欢出现在何处?

  伊蚊主要在白天出没。日出前1-2小时、日落前2-3小时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伊蚊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

  四、减少伊蚊,我们能做什么?

  1.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2.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3.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4.排:排清积水;

  5.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五、个人防范登革热须做好哪些措施?

  1.清积水

  (1)清除或倒置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可积水容器;

  (2)种养水生植物应定期换水洗瓶;

  (3)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4)把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5)废置轮胎要及时丢弃;

  2.灭蚊虫

  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3.防叮咬

  (1)家庭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装备;

  (2)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3)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涂抹蚊虫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并依照产品说明来使用;

  (4)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如上午7-9点以及下午4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9-11月是我省登革热的高发季节。应注意做好各项防蚊措施,别让登革热盯上,大家如出现发热、头痛、骨骼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

(作者:处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