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曲靖市 >> 师宗县 >> 工作动态

字体:    

师宗县疾控中心3.30战“疫”记

来源:师宗县疾控中心   时间:2022-04-10   阅读数:8777   编辑:szxcdc



  

  2022年3月30日,在一次常规就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师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pcr实验室检出一份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复核仍为阳性。警报拉响了,3月30日凌晨4点多,师宗县疾控中心工作群消息响起,通知全体流调、消杀队员紧急到单位集中与正在pcr实验室的检验组队员汇合。短短十几分钟所有人迅速到位,听令整装,打响3.30战“疫"。

  抗疫战场的侦察兵—流调组

  3.30战“疫"打响,师宗县疾控中心流调组在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立即对该病例前14天的行动轨迹做详尽的调查,排查患者前14天内每天24小时的活动轨迹,细致缜密,头尾相接不能有任何缺漏,及时捋清有关人员的行程轨迹,找上家,寻下家,走一步看三步,下好防疫先手棋,仅用21分钟就完成了首例确诊患者的核心信息,2小时零58分完成初始流行病学报告,迅速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快速有效地切断了其继续传播风险。

  “喂,您好!请问您是郑某某吗?我是师宗县疾控中心的流调组工作人员,耽误您几分钟时间,有几个情况需要向您了解……"每天流调组的同志都要打这样数百上千的电话,经常面对误解、谩骂,即使如此,我们的流调队员也不放弃,一遍遍耐心解释,争取对方的信任配合,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战斗,竭力把所有密接人员摸排清楚,不漏掉一个人,不留一点死角,昼夜奋战地开展分析工作,对推送的上千条数据进行认真梳理,精准筛查出重点人群的基本信息,对相关人员逐一打电话进行信息核查,并在第一时间汇总上报给疫情防控指挥部,以便采取进一步防控措施。

  抗疫战场的狙击手—检验组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不在临床管理病人,却坚守抗疫一线;他们不面对病人,但却直接面对高危的病毒样本,他们就是师宗县疾控中心检验科pcr室的工作人员。

  3.30疫情战“疫"打响后,师宗疾控中心检验组与曲靖市疾控中心3名支援专家组成的17名“狙击手"就分为两组开始了每天24小时的坚守。从接收样本到最后出结果,中间要经过样品外包装消毒、样本信息核对、震荡、加样、核酸提取、加核酸、上机扩增、结果分析等一系列精密且不容出错的步骤,除了精准,还要讲求速度。要知道,早一分钟检出结果,就能为疫情防控指挥部赢得多一分钟的决策时间!在封闭空间且三级防护加身的情况下,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是十几个小时的连轴转,不能喝水,不能去洗手间。尽管汗水已渗透了衣衫,严实的n95口罩和眼罩压得皮肤生疼,但他们都顾不上,一心扑在搜寻病毒的道路上。

  这就是我们的病毒“狙击手",一次次与病毒正面交锋,关键时刻能“一锤定音"的一线检“疫"人。为临床筛查新冠肺炎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验信息,为全县抗疫工作保驾护航。

  抗疫战场的爆破手—消杀组

  消杀组的同志就像是负责炸掉敌人碉堡的爆破手,在战争的胜利中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师宗县疾控中心消杀组与师宗县城市综合管理局抽调成员组成消杀专班,他们冒着病毒的枪林弹雨,背着40公斤的消毒水,迈着坚定的步伐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完全消灭病人所播散的、遗留在居室和各种物体上的存活的病原体,使疫点无害化。他们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高浓度的消毒水,刺激得他们满眼泪水,恶心呕吐,甚至皮肤溃烂。

  身披“战甲",背负“利刃",承担着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应急消杀组,奔波在各个可能被污染的场所,作为消杀组成员,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及时有效开展消毒工作,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保证疫情不扩散、不蔓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疫长城。

  抗疫第二战场后勤兵—后勤保障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疫情,只有后勤补给充足、调度合理迅速,前方的队友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冲锋奋战。师宗县疾控中心办公室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虽不是冲锋在一线的执勤人员,却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职责,默默工作于二线岗位,用辛勤汗水铸就防疫工作站的坚强后盾,为冲锋在一线的防疫“战士们"做好后勤保障。全方位的为大家的身心健康提供优质保障。

  在这场战“疫"中,有人冲锋在前,毫无畏惧;有人默默奉献,守住后方。师宗县疾控中心全体上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职责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尽责、坚守岗位,团结全县各族群众,守护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者:师宗县疾控中心 szx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