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知识 >> 疾病知识 >> 传染病

字体:    

流感流行史与预防控制措施(ChinaCDC)

来源:ChinaCDC   时间:2007-05-08   阅读数:17017   编辑:xk


  一、 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也能在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局部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行,猪也是它天然宿主之一。甲型流感病毒于1901年就已分离到,而人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才被发现。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分别于1940年和 1947年相继被发现。自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曾出现过三个亚型流感病毒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出现的甲2(h2n2)亚型(也称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甲3(h3n2)亚型(也称香港流感)和1977年重现的甲1(h1n1)亚型(也称俄罗斯流感),它们均首发于我国;分别于 1997和1998年在人群中发生的禽流感(h5n1和h9n2)也发生在我国香港特区和广东省;1988-1999年,who每年所公布的流感病毒疫苗株中约80%为中国所提供的病毒,许多流感专家推测下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迟早来临,其首发地很可能仍在中国。因此,中国被世界公认为是流感的多发地,是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中国流感监测工作在全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流行史
  1、西班牙流感: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处于大动乱、大改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发生了。当时西班牙为中立国,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称之为西班牙流感。由于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发生在1918年故也称之为1918年流感。由于1930年猪(h1n1)亚型流感病毒被发现,根据血清学追溯研究认为西班牙流感是由猪型流感所引起,故西班牙流感也称之为猪型流感。西班牙流感首发地和时间至今仍存有争议:通常认为,首发地为美国堪萨斯洲,时间为1918年2月;后有人认为首发地为中国;但近来考古研究表明首发地应在欧洲(法国),流感时间为1917年。
  传播路线及流行波:1918 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洲,很快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亚洲达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本次流感共有三个流行波:1918年4~7月为第一波,首发在法国前线,在美、法军队中爆发,当时也叫三日热,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很快播传至欧洲其他国家;同年7~11月为第二波,席卷欧、美、亚、非各大洲,症状重,病死率高,如法国第一波病死率为0.12%,而第二波为7.7% ;1919年1~5月为第三波,流行程度轻,时间短。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5 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千多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亡总人数还多。死亡呈“w”型,年龄分布:≥70岁老年人,20~40岁,5岁以下儿童,以青壮年为主。美国死亡人数50万,仅10月10日费城759人死于流感;西班牙800万人患病,包括国王阿方索三世在内,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门被迫关门,电车停运;英国乔治五世也未幸免,英格兰和威尔士死亡达20万,皇家舰队三周无法入海,影响作战;印度孟买死亡700万;一些因纽特人村遭受灭顶之灾,有一村80人死于流感73人;20%的西萨摩亚人死于流感。许多国家尸体堆山;加拿大渥太华有轨电车没有乘客;学校,歌舞剧院,电影院无灯光,游泳池和保龄球馆空无一人;南非一个小镇由于缺乏棺木,毯子裹尸体草草下葬,白天满街出殡,夜晚救护车穿梭。
  据古代医书1918 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国,3月始自广州直至东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广泛,北平警察患病过半,哈尔滨40%人被感染,学校停课,商店歇业。上海也出现过两个流行波。县志记载:1918年4-5月,沪地人士患流感者甚众,独北平一隅有数千云,8月间亦如此,1918年1-2月中流行症复盛,因之而得肺炎者甚多。当时中国报界称此疫为“骨痛病”,“五日瘟”,“时疫”,热甚猖獗。抚顺约有七千患者,只产煤四分之一。齐齐哈尔及长春每日每处死亡者百名,闻棺材商甚忙,常有造不敷卖之感,亦载奇闻也。1919年浙江温州附近地区约有10%居民死亡流感。
  本次流感所采取的防护措施:(1)戴口罩: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卫生委员会发布一条规定,在图森城范围内,出现在公共场所的人必须戴有至少四层干酪色布或七层普通沙布的口罩,口罩必须遮掩口鼻部;(2)遮挡:病床与病床间,餐桌与餐桌间用布隔开;(3)向在公共场所咳嗽、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宣战;(4)停止娱乐、集会等集体活动;(5)有些地方将流感定为需报告的疾病;(6)咽喉喷杀菌剂和洒精;(7)使用抗生素;(8)主要对症治疗及注意营养,呼吸新鲜空气等。
  西班牙流感遗留的问题:(1)病毒从何而来?(2)为何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此高?(3)为何主要侵袭青壮年人群?
  2、亚洲流感:因首发地为亚洲而得名,应称为甲2(h2n2)亚型流感。此类病毒于1957年2月首发于我国贵州省西部,3-4月引起全国大流行,5-6月波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7-8月袭击中东,欧洲和非洲,10 月蔓延至美洲。在8个月内席卷全球。发病率在15%-30%左右,病死率并不高。多数国家于1958-1959年出现了第二或第三个流行波。在我国有两个流行波:第一波为1957年2-5月,以城市为主,3月流行达高峰,4月开始下降,5月告终,发病率约为30%~50%,各年龄组基本相同,病死率约 0.01%;第二波发生于1957年12月至1958年4月,以农村为主,发病率高,症状重,部分地区病死率高,如陕西、吉林某些地区病死率达0.6%- 1.0%,死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
  人们很难认为h2n2毒株是由以往人群中流行的h1n1毒株演变而来,故多数人推测h2n2毒株来源于动物流感病毒。在who倡导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的高潮,然而至今,对h2n2毒株来源仍存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h1n1人毒株与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另一种认为是旧毒株的重现。h2n2毒株的出现促使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成立,将流感列为监测的传染病,我国开始研制流感病毒疫苗(主要为减毒活疫苗)。
  3、香港流感:因首发于我国香港特区而得名,应称甲3(h3n2)亚型流感。此类病毒于1968年7月中旬首发于我国香港特区。传播速度和发病率均不及h2n2亚型流感。8月波及我国台湾省、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9月达印度、伊朗、澳大利亚及欧洲。与h2n2亚型不同点:1969年1月才波及日本,由于侵越1968年9月就至北美,美国从越南带到加利福利亚而播散,1969年中至南美和南非。在我国大陆同样有两个波:第一波发生于1969年7-9月,由南方开始向全国扩散;1970年6-12月出现第二波,此波特点为夏季南方流行,冬季北方流行。
  当时中国大陆处于10年动乱,后进行的一些调查,发现广东省发生h3n2毒株流行早于香港特区。h3n2毒株很难通过鸡胚传代达到减毒目的,据此在世界范围内加强了h3n2毒株减毒方法的研究。我国掀起了福尔马林快速减毒的群众运动,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关于h3n2毒株的来源,同样仍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h2n2毒株与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另一种认为是旧毒株的重现。
  4、猪型流感:1975-1976年美国冬天格外寒冷,公路沿线处处可见积雪冻结而成的灰色冰丘。1976年也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同年2月美国新泽西洲迪克斯堡新兵营中发生了一起猪(h1n1)亚型毒株引起的流感爆发事件,约200余人被感染,除临床症状外,抗体升高,其中10余人病情严重,一人死亡。从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三株猪(h1n1)亚型病毒,为此who于1976年春在日内瓦总部召开国际流感会议,美国一些人认为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出现具有时间的周期性,即每隔11年出现一次,并推测 1979年将会出现新亚型毒株;流感大流行株是旧毒株的重现;当时福特总统欲想连任,亲自批准1.35亿美元制备猪流感疫苗,用于全民免疫接种,而其他国家均持观望态度,结果美国推测失误,疫苗也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引起许多异议和诉讼。有些媒体认为福特为竞选总统而批准此冒险计划,有些养猪场提出抗议,应将猪流感改为新泽西洲流感以免居民谈猪色变。疫苗接种后出现了一些偶合病例和死亡病例以及格巴综合征,疫苗用于儿童效果也不佳。本次流调和病原学分析表明,猪型流感病毒是由猪直接传播人。
  5、俄罗斯流感:由于前苏联首先发布疫情而得名。应称为甲1(h1n1)亚型流感。此类病毒在消失20年后,于1977年5月又重现于我国辽宁省鞍山市。其传播速度比h2n2和h3n2亚型毒株慢,半年后(即当年11月)才波及我国南方,北方至前苏联,约一年后才蔓延至全球。受染集中在1957年以后出生的人群,病死率低。本次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非常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流行的h1n1亚型毒株。本次流行毒株的来源同样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旧毒株的重现;另一种认为从实验室逃逸。由于当时我国采取疫情保密,出现h1n1毒株后未向外公开宣布。
  6、香港禽h5n1流感:1997年5-12月,香港特区出现禽h5n1流感18例,其中6例死亡。首例发生于当年5月,香港特区流感监测实验室从首例3岁男患者分离的病毒分别由荷兰鹿特丹和美国cdc流感实验室进行鉴定,一月后鹿特丹告知香港所送标本为禽h5n1亚型毒株,此时美国cdc恍然大悟,后经多方,多种方法反复测试确认为禽h5n1毒株。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能直接感染人,死亡率达33%。因恐怕重演1918年流感流行的悲剧,引起who和世界各国瞩目,众多流感专家云集香港特区,who组织专家小组对我国大陆,尤其在广东省进行考察,我国卫生部也加强了南方特别是广东省的h5n1流感监测。据各方调查认为人h5n1毒株最大可能性来自于鸡,香港特区的鸡80%来自中国大陆(每天有8万-10万只鸡运抵香港特区)。为防止疫情扩散,香港特区政府采取了杀禽运动,自 1997年12月29日起对160家农场和1000多个零售商及摊位的140万只鸡进行杀、毒和深埋。香港鸡市关闭一月,且香港政府对中国大陆运抵的鸡进行隔离检查,确保进入香港特区市场时未携带h5n1流感病毒。1997年流感造成上亿元港币的损失。至今未发现禽h5n1流感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可能是禽h5n1流感不具有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隔断带禽流感病毒的禽和人之间的接触,故未造成较大暴发流行,但对本次流感的真正传染源和传播途经尚未弄清(按:2003年荷兰禽流感感染事件中已经出现人-人传播证据,需密切关注)。
  三、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流感监测:尽早发现疫情,做好疫情预测和预报,制定防范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有意义的新变种,尤其大流行株,提供疫苗生产和诊断试剂制备。
  2、疫苗接种:流感病毒疫苗接种是当今防止流感发生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当前国际上常用的流感病毒灭活苗有3种,在我国流感病毒疫苗接种日期应在每年10月左右。疫苗接种效果好坏取决于疫苗成分是否与当时人群中流行毒株相匹配及接种时间。
  3、服用预防药物:盐酸金刚烷胺或盐酸金刚乙胺对甲型流感有预防作用,但对乙型无效。金刚烷胺服用者5%-10%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并会导致耐金刚烷胺病毒株出现。肾和肝功能不良者对此两种药物要慎用。孕妇、婴幼儿、精神病或癫痫病患者要禁用。
  三氮唑核苷,也称病毒唑,在体外已证实,它既能抗甲型也能抗乙型流感,但临床效果尚未得到肯定。最近国际上已研究出一类神经氨酸酶抑制物,如4-胍n-乙酰神经氨酸既抗甲型也抗乙型流感,目前正处于临床适用阶段。
  4、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在预防流感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首先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流感流行季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去甚至不去,更不要带儿童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和正在患类流感疾病者的家中。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不接触病禽和病畜。
  5、对公众和保健人员进行基本的流感防治知识教育
  6、患者、接触者和疫点处理:(1)及时报告:发现类流感疾病暴发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2)隔离:根据当地情况可进行当地个体或群体隔离,一般隔离7天,体温恢复正常后,隔离方可解除;(3)患者治疗:患者首先需要休息,必要时应卧床或住院治疗。多饮开水,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要严防细菌继发性感染。在甲型流感起病48小时内可服用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3-5天,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4)接触者保护:如当时发生的为甲型流感,可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或服中草药进行预防;(5)疫点处理:患者住房可用0.5%漂白粉进行喷洒及擦摸进行消毒。也可用2-4ml乳酸/100m3乳酸溶于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来杀死飞扬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