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预警

字体:    

8月防病提示:洪涝灾害来袭,我们教你如何防范

来源:云南省疾控中心   时间:2021-07-27   阅读数:12687   编辑:admin


  

  近期全国已进入汛期,各地都出现持续降雨现象,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其中以河南的洪涝灾害尤为严重。洪涝灾害对大众的健康、安全、出行以及人身安全等带来较大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我省仍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洪涝灾害随时可能发生。那么,在洪涝灾害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遭灾害和疾病的侵袭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给您一些小提示吧!

  一、洪涝灾害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伤害和疾病?

  1.因洪水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冲击建筑物的倒塌,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和受伤,这是洪涝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因洪水破坏与污染生活环境,改变人群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容易导致各种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二、洪水来袭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1.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做好防灾准备,熟悉本地区防汛方案和措施。

  2.发现暴雨来袭时,应选择地势高、牢固的建筑物进行躲避。

  3.下雨天行走时注意观察,发现水面有漩涡、突泉时应绕道而行。

  4.谨慎驾车,在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可在湿滑山路、积水路段、桥下涵洞等处行驶,如车辆熄火抛锚,应尽快离车寻求救援。

  5.如接近高压电线、电线杆等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6.地处低洼地带的家庭要自备简易救生器材。

  7.个人应随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

  8.居民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就高、迅速、有序、安全、先人后物"的原则进行,撤离时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防止发生事故。撤离时要听从指挥,团结互助,险情未解除,不要擅自返回。

  三、发生洪涝灾害后,应如何避免疾病的发生?

  暴雨洪灾期间和之后最常发生的传染病有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虫媒和动物源性传染病如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还可发生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还有皮肤疾病如手、足、股癣和皮疹、湿疹。在居民安置点,由于人群密集,人体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因此我们应该认真了解以下健康知识。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饮用水前彻底煮沸,让水充分沸腾;装水的容器必须干净,经常倒空清洗;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粉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对临时饮用的井水、塘水、河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与凉拌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或病因不明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分开存放与处理;碗筷、刀、砧板、抹布等厨房用具清洁消毒后使用。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物。

  3.注意环境卫生。清除住所外的污泥和垃圾;被洪水浸泡过的家具清洗后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水灾期间建临时厕所,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

  4.注意个人卫生和卫生行为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用手揉眼睛;穿透气的衣物鞋袜,不混穿鞋袜,避免共用衣物毛巾;避免长时间接触沙泥污水,接触后及时清洗;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灭蚊灭蝇关键在于清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主要是清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的盆罐积水,饮料瓶、矿泉水瓶等更应引起注意。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灾后清洁环境、堵鼠洞、清除散落的生活垃圾是保证灭鼠效果的关键。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6.及时就医。如感觉身体不适(腹泻伴呕吐、发热、脓血便、皮肤黄染等)应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生活规律。

  7.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

  
  

  
  

  
  

  
  

  
  

(作者:云南省疾控中心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