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2019年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预防从我做起!

来源:云南省疾控中心   时间:2019-10-21   阅读数:27321   编辑:mbs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一种常见系统性骨骼疾病。研究发现,我国40-4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0%。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风险女性为40-50%,男性为13-22%,导致再次骨折的风险同样增高,使社区老年人致残率、致死率大幅度提高。据预测,至2050年,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人数将达599万,相应的医疗支出高达1745亿元。

  1.哪些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呢?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绝经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此外,长期从事夜班工作、钙摄入不足及维生素的缺乏、吸烟、酗酒、肥胖的人群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2.骨质疏松症都有哪些症状?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部疼痛最为多见

  驼背、身高降低

  骨折: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髋部、脊柱、腕部和肩部骨折

  呼吸功能受影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

  3.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科学膳食 均衡饮食是基础,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d、维生素k以及钙、磷、镁等矿物质的摄入,推荐18-49岁成人每天摄入800mg钙,50岁以上的人每天摄入1000mg钙。中老年人群应当增加豆类、奶类和蔬菜的摄入,避免长期摄入烹调用油等高脂肪或动物高蛋白,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合理运动 负重锻炼、有氧运动、平衡和协调训练等多方位的机械负荷运动,既可以维持或增加椎体和髋部的平均骨密度值,又可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老年人的运动需因人而异、持之以恒。

  增加光照时间 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建议暴露皮肤于阳光下15-30分钟,每周2次,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防晒霜。

  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禁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盐、低糖。

(作者:云南省疾控中心 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