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7年起,“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我国目前糖尿病形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0年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了近几年的中国糖尿病发病趋势,并对近10万人进行了长期随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属于亚洲最高的国家之一,绝对数是全世界最多。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8年11月14日是第2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
糖尿病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在糖尿病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其中专科糖尿病医生是降糖治疗方案的制定者,患者是治疗方案的执行者,而家庭是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的监督者。家属与患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接触时间最长,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经济支持等都是医护人员无法比拟的,家庭的关心、支持和督促是促进糖尿病康复的前提和基础;再者,目前糖尿病中大多数患者为2型糖尿病,很大程度上,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过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健康均衡的饮食和促进健康的生活环境来预防的。在改变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家庭的作用至关重要。
那么,家庭成员需要做哪些事情来支持、陪伴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呢?
一、糖尿病患者家属首先应该了解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1.糖尿病患者应该合理饮食。饮食上,要注意进食清淡、低糖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外出就餐时应该提醒患者注意就餐细节;
2.督促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性别、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并督促其长期坚持适量的运动。运动的时间选在餐后的1小时,运动时间以30分钟为宜,不宜空腹运动,运动的形式要适宜,如慢跑、快步走、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后可临时加餐;
3.医生给患者设定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什么;
4.患者出现哪些变化有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征兆;
5.足部的护理要注意什么,什么样的鞋子更适合患者穿着。
二、熟悉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并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如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家属要辅助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每次要检查注射剂量是否正确,注射前检查针尖情况。作为家属,要知道患者在用哪些药,用药频率和需要观察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特别是有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忘记用药或重复用药时有发生。有时候高血糖会直接诱发心梗、脑梗,而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导致昏迷。家属应监督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或有人陪同,避免低血糖发生;
三、监督患者的血糖监测和定期常规检查。完整规范的血糖监测可以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很多人对于血糖监测会有逃避心理,因此,家人的督促和鼓励对于提高患者的监测频率很有必要。另外,糖尿病的并发症往往在早期并不能使患者感到明显不适,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能够最有效的帮助患者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做糖尿病相关检查,及时复诊尤为重要。
四、心理支持。糖尿病不能治愈,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多种药物,血糖水平不稳定,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糖尿病的管理。在调节患者不良情绪,纠正其焦虑心理方面,除了医生的心理疏导之外,家庭在其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需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过于关注患者。有些家属会寸步不离的照顾患者,尽管患者有自理能力,这样长时间家属的注意力都放在患者身上,时间长了会造成患者厌烦,使患者认为自己连累家里,心情压抑。
2)家属与患者接触时,尽量不要有不满意或反感的表情或语气,不要给患者压力。
3)定期可以带患者出去游玩,分散注意力。
4)在督促、照顾患者的同时能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总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糖尿病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应该和患者共同面对糖尿病,学习相关知识,做好监督和陪伴,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让家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最全面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