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2018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治疗从来都不早,治疗从来都不晚

来源:云南省疾控中心   时间:2018-11-19   阅读数:22617   编辑:mfc


  

  世界慢阻肺日来历:

  世界慢阻肺日是由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议(gold)与世界各地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copd患者团体合作组织的活动日。每年11月的第三周(或第四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其目的是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识,提高全世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水平。2018年的世界慢阻肺日定于11月21日,主题是“治疗从来都不早,治疗从来都不晚"。

  关于慢阻肺的重要事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威胁生命的肺部疾病,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和气流受限(呼吸困难)为特点,常与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显著暴露引起的气道/肺泡异常有关。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有2.51亿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2015年,全球估计有317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当于同年全世界所有死亡的5%。超过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6%-13.7%,2016年中国因慢阻肺死亡人数达87.63万(64.1/10万),占全球copd死亡总数的29.86%。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烟草烟雾(吸烟或被动吸烟)。

  其它风险因素包括接触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职业粉尘和烟雾。

  暴露于室内空气污染会对未出生的孩子产生影响,且是在以后生命阶段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有些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是长期哮喘造成的。

  此外,慢阻肺的发生也与遗传、年龄、肺脏生长发育、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慢阻肺患者及高危人群:

  慢阻肺患者:结合症状、危险因素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经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级别医疗机构诊断,其中肺功能检查是确立诊断的必须条件。

  慢阻肺高危人群:年龄40岁及以上,有慢性呼吸道症状或危险因素暴露史、反复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史、有慢阻肺或慢支炎、肺气肿家族史者。

  预防慢阻肺的方法:

  戒烟、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

  采取职业粉尘及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及防护用具。

  避免使用生物燃料(动物粪便、柴、草)或不清洁能源(煤、炭)等作为家庭烹饪、取暖的燃料,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防止儿童时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发生。

  高危人群应每隔3-5年接受1次肺功能检查。

  结语:

  慢阻肺与高血压、糖尿等慢性病一样,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预防。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能够减缓病情发展,帮助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越早诊断和治疗,效果越好。治疗从来都不早,治疗从来都不晚。

  关于慢阻肺的重要事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威胁生命的肺部疾病,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和气流受限(呼吸困难)为特点,常与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显著暴露引起的气道/肺泡异常有关。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有2.51亿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2015年,全球估计有317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当于同年全世界所有死亡的5%。超过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6%-13.7%,2016年中国因慢阻肺死亡人数达87.63万(64.1/10万),占全球copd死亡总数的29.86%。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烟草烟雾(吸烟或被动吸烟)。

  其它风险因素包括接触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以及职业粉尘和烟雾。

  暴露于室内空气污染会对未出生的孩子产生影响,且是在以后生命阶段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有些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是长期哮喘造成的。

  此外,慢阻肺的发生也与遗传、年龄、肺脏生长发育、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慢阻肺患者及高危人群:

  慢阻肺患者:结合症状、危险因素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经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级别医疗机构诊断,其中肺功能检查是确立诊断的必须条件。

  慢阻肺高危人群:年龄40岁及以上,有慢性呼吸道症状或危险因素暴露史、反复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史、有慢阻肺或慢支炎、肺气肿家族史者。

  预防慢阻肺的方法:

  戒烟、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

  采取职业粉尘及有害气体的防护措施及防护用具。

  避免使用生物燃料(动物粪便、柴、草)或不清洁能源(煤、炭)等作为家庭烹饪、取暖的燃料,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防止儿童时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发生。

  高危人群应每隔3-5年接受1次肺功能检查。

  结语:

  慢阻肺与高血压、糖尿等慢性病一样,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可以预防。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能够减缓病情发展,帮助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越早诊断和治疗,效果越好。治疗从来都不早,治疗从来都不晚。

(作者:云南省疾控中心 m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