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信息
党群建设
政务信息
荣誉成绩
科研工作
培训交流
技术标准
信息服务
服务监督
下载服务
招标采购
技术服务
疫情
知识
突发事件
健康促进日
政策法规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知识
>>
疾病知识
>>
自然疫源性疾病
字体:
大
中
小
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WHO实况报道第117号,2014年3月)
来源:WHO网站
时间:2014-10-09
阅读数:34214
编辑:xk
重要事实
登革热
是一种蚊媒病毒感染。
感染导致流感样症状,有时还会发展为可能致命的并发症,称为重症登革热。
近几十年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大幅度增长。
现在,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
登革热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带,多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
重症登革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是导致儿童严重患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登革热/重症登革热没有特异治疗办法,但及早发现和适宜的医护可将死亡率降到1%以下。
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取决于有效的病媒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持续的病媒控制措施和化学控制。
--------------------------------------------------------------------------------
登革热是一种蚊传感染,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近年来登革热传播主要发生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已成为一个主要国际公共卫生关切问题。
重症登革热(也称为登革出血热)于1950年代菲律宾和泰国登革热流行期间被首次发现。当今,重症登革热影响到大多数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已成为上述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一个主要病因。
登革热由四种不同、但却紧密相关的病毒引起(den-1、den-2、den-3和den-4)。感染一种病毒并恢复后,对该病毒具有终生免疫,但对此后感染的其他三种病毒只有部分和短暂的交叉免疫。随后感染其它种类病毒会增加罹患重症登革热的危险。
登革热全球负担
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占世界人口40%以上的约25亿人面临罹患登革热危险。世卫组织现在估计,每年世界上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1970年之前,只有九个国家发生过重症登革热流行,目前该病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受影响最为严重。
(根据会员国提交给世卫组织的官方数据)2008年,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有120多万多革热病例,2010年为230多万。近来,报告病例数持续增长。2013年,仅美洲就报告了235万登革热病例,其中37687属于重症登革热。
随着疾病向新的地方蔓延,不仅病例数量出现上升,而且还在发生暴发性疫情。现在欧洲存有可能出现登革热疫情的威胁,2010年法国和克罗地亚首次报告出现了登革热地方传播情况。另有三个欧洲国家发现了输入性病例。2012年,在葡萄牙马德拉岛发生的登革热疫情造成2000多人患病。除了葡萄牙大陆之外,还在欧洲其它10个国家发现了输入性病例。
2013年,在(美利坚合众国)佛罗里达和中国云南省出现了病例。登革热还继续影响到南美若干国家,尤其是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在亚洲,新加坡在经历了若干年下降之后,又报告出现了病例上升情况,老挝也报告发生了疫情。2014年,发病趋势表明:库克群岛、马来西亚、斐济和瓦努阿图的病例数会有上升,3型登革热(den 3)在经历了十多年下降之后会对太平洋岛国带来影响。
据估计,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革热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患者。约2.5%感染者死亡。
传播
世卫组织/tdr/stammers埃及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病媒。病毒通过已感染雌蚊的叮咬传染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经过4-10天潜伏期后,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
被感染人员是病毒主要携带者和增殖者,是未受感染蚊子的病毒源。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在出现最初症状后,也能通过伊蚊传播感染(4-5天,最长12天)。
埃及伊蚊生活在城市栖息地,主要在人造容器中繁殖。与其它蚊子不同,埃及伊蚊在白天进食,其叮咬高峰是在早上或黄昏前。雌性伊蚊每次进食会叮咬多人。
亚洲登革热的次要病媒白纹伊蚊已经传播到北美和欧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废旧轮胎(伊蚊的繁殖场所)贸易和货物(如幸运竹)流动造成的。白纹伊蚊适应性极强,在欧洲较冷的温带地区也可生存。其传播是因为能够适应低于冰点的温度、冬眠和在微生境中找到隐蔽处。
特征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流感样疾病,影响婴儿、幼儿和成人,但极少引起死亡。
如果高热(40°c/104°f)伴随以下症状中的两种,则须考虑登革热:严重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胀以及出疹。症状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之后经4-10天潜伏期后出现,持续2-7天。
重症登革热是一种有可能因血浆渗漏、积液、呼吸窘迫、严重出血或器官损伤导致死亡的并发症。最初症状出现3-7天后会在温度(38°c/100°f)下降的同时出现一些预警迹象,包括:严重腹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牙龈出血、全身乏力、烦躁不安、呕吐物带血。随后24-48小时为治疗关键阶段,患者可能死亡,需要进行适当医护处理以避免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治疗
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
对于重症登革热,具有经验,并且了解该病情况和进程的医生和护士可以挽救生命 - 把死亡率从20%多降低到不足1%。重症登革热医护的核心在于保持患者的体液量。
免疫
尚没有预防登革热的疫苗。开发登革热/重症登革热疫苗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尽管如此,疫苗开发工作近来已取得进展。世卫组织向各国和私营部门伙伴提供技术建议和指导,对疫苗开发和评估给予支持。几种候选疫苗正处于不同试验阶段。
预防和控制
世卫组织/tdr/crump目前,控制或预防登革热病毒传播的唯一方法是与其蚊媒作斗争,包括:
通过环境治理防止蚊子获得产卵地;
妥善处理固体废物,防止人为制造蚊虫栖息地;
为家庭储水容器盖上盖子,并每周清空和清洁;
对室外储水容器施用适当杀虫剂;
使用个人家庭防护,如纱窗、长袖衣服、经杀虫剂处理的材料、蚊香和喷雾式杀虫剂;
改善和动员社区参与,实现持续病媒控制;
在疾病流行期间,实施紧急病媒控制措施,包括广泛使用杀虫剂
积极监测病媒情况,以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通过以下途径应对登革热:
通过其实验室合作网络支持各国确认疫情;
为有效管理登革热疫情向各国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支持各国改进报告系统并获得疾病负担真实情况;
与一些合作中心一起在区域层面提供临床管理、诊断和病媒控制培训;
制定以证据为基础的战略和政策;
开发新工具,包括杀虫剂产品和应用技术;
从100多个会员国收集有关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的官方纪录;
为会员国出版有关病例管理、登革热预防和控制的指南和手册。
相关信息
(2023-03-28)
性艾所HIV-1分子传播网络及基因型耐药特征分析一代测序服务采购(ZBB20230151)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3-03-27)
云南省疾控中心参加“2023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工作方案专家研讨会”
(2023-03-27)
普法强基在行动、关心关爱在乡村
(2023-03-27)
景东县开展春夏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2023-03-27)
2023年各部门办公用品采购项目(ZBB20230148)竞争性谈判公告
相关视频
(2022-08-25)
"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
(2022-07-28)
关于丙肝,这里“肝”货满满!
(2022-05-25)
云南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
(2022-05-19)
X射线检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2-05-16)
X射线检查应注意什么?
推荐信息
关注男性健康,重组9价HPV疫苗在男性中的Ⅲ 期...
云南省2023年疫苗临床试验GCP培训班成功举办
云南省疾控中心参加国家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工作...
喜报!云南省疾控中心荣获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云南两个作品获全国结核病防控优秀作品并入选资源库
云南省疾控中心科普IP形象推广项目入选2021年...
云南省疾控中心作品获“中国健康传播好作品奖”三等奖
云南援建!中国援老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交接启用
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拟表彰对象公示
2020年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云南考区考生须知
人气排行
家人得了肺结核不必慌
云南省疾控中心派员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早知道,我就…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与预防
甲型H1N1流感的那些事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对我省艾滋病丙肝防治工作开展现场调研
通过“高科技”检查各种性病,靠谱吗?
省级专家组对红河州和大理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开...
学习雷锋精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赴腾冲市开展病毒性腹泻监测...
Copyright @ 2004-2017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永佳科技有限公司13619626232 设计承建维护
联系信箱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800*600或以上分辨率
网站内容的部分资料来源于各种媒体,由于种种限制,引用时对于作者和出处有的作了注明,有的未能。
在此,我们对所有资料的作者、编者、译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云南疾控资讯网”欢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6500262号 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