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信息
党群建设
政务信息
荣誉成绩
科研工作
培训交流
技术标准
信息服务
服务监督
下载服务
招标采购
技术服务
疫情
知识
突发事件
健康促进日
政策法规
预决算公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知识
>>
疾病知识
>>
传染病
字体:
大
中
小
狂犬病(WHO实况报道第99号,2013年7月)
来源:WHO网站
时间:2013-09-30
阅读数:20683
编辑:xk
重要事实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
每年有超过5.5万人死于狂犬病,多数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
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绝大多数由狗引起。
在与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之后几个小时内采取清创和免疫措施,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避免死亡。
每年全世界共有1500多万人在接触后接受预防接种,以防狂犬病。估计这一做法每年可挽救数十万条生命。
--------------------------------------------------------------------------------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经过与传染性物质(通常是唾液)密切接触,通过咬伤或抓伤传播至人。
除南极洲以外,其他各洲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几乎总会致命。
贫穷和脆弱人群的死亡情况鲜有报告,狂犬病是这类人群中受到忽视的疾病。这一疾病主要发生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方预防狗与人传播的措施并没有得到落实。狂犬病的漏报情况也妨碍了从国际社会动员资源,消除由狗作为媒介的人类狂犬病。
症状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以上。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或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觉异常)。
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症。
然后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状是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有时还怕风。数日后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早瘫性狂犬病约占人类死亡病例总数的30%。与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且通常较长。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早瘫性狂犬病往往会有误诊,造成狂犬病的漏报现象。
诊断
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现恐水、怕风等特异性的狂犬病体征,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人类狂犬病可通过各类诊断技术对活体和尸体做出确认,这些技术旨在检测受到感染组织(大脑、皮肤、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氨基酸。
传播
人类通常在被已受感染的动物深度咬伤或抓伤后染上狂犬病。犬类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播者,是造成亚洲和非洲每年大约5.5万例人类狂犬病所有死亡病例的感染源。
在美国,蝙蝠是造成人类狂犬病多数死亡病例的原因。蝙蝠狂犬病最近已成为澳大利亚和西欧的一项公共卫生威胁。人类由于接触狐狸、浣熊、臭鼬、豺、猫鼬以及其他食肉性野生宿主后出现的死亡情况极为罕见。
该病也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人体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传染。因咬伤而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从未得到证实。
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但很罕见。摄入已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生肉或其他组织不是人类感染源。
接触后预防
接触后预防包括:
发生接触后,尽快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利用可满足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有效力和有效果的狂犬病疫苗接种一个疗程。
如有指征,可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接触狂犬病后很快进行有效治疗可以防止出现症状和死亡。
对伤口的局部处理
以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感染处狂犬病毒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迅速对可能已感染狂犬病毒的所有咬伤处和抓伤处进行局部处理很重要。建议采用的急救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涤剂、聚维酮碘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
推荐的接触后预防
接触后预防取决于人们与疑患狂犬病动物的接触方式(见表)。
表:接触类型和推荐的接触后预防
--------------------------------------------------------------------------------
与疑患狂犬病动物的接触类型 接触后预防措施
i类:触摸或饲喂动物,动物舔触处的皮肤完整 无
ii类:轻咬裸露皮肤,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立即接种疫苗并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iii类: 一处或多处穿透性皮肤咬伤或抓伤,动物舔触处的皮肤有破损;动物舔触处的粘膜被唾液污染,与蝙蝠有接触。 立即接种疫苗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所有与ii类和iii类有关的暴露在经过评估认为具有狂犬病危险时,就要进行接触后预防。导致危险上升的情况有:
咬人哺乳动物为已知的狂犬病贮主或媒介种属;
动物看起来有病或表现不够正常;
伤口或粘膜受到动物唾液的污染;
发生无端咬人情况;
动物没有获得免疫接种。
在发展中国家,在决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时不应孤立考虑疑似动物的免疫接种状况。
谁面临的风险最大?
亚洲和非洲共有30亿多人可能面临犬类狂犬病威胁。最有风险者是住在不易提供或获得人类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农村地区的人。
穷人面临较高风险,在非洲,与疑患狂犬病毒的动物接触后采取狂犬病预防措施的平均费用为40美元,在亚洲为49美元,而在这些地方每人收入只有大约1-2美元。
各年龄组均面临风险,15岁以下儿童最易患狂犬病;接触后预防措施的对象平均40%是5–14岁儿童,其中多数是男童。
因住地或职业性质而可能持续、频繁或较多接触狂犬病毒的任何人员也面临风险。那些在可能不太容易立即获得适当医疗服务的农村地区从事密集户外活动的旅行者,不论停留多久,也应被视为高风险者。在狂犬病疫区生活或停留的儿童面临的风险尤其高。
预防
消除犬类狂犬病
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狂犬病。为犬类接种疫苗以消除犬类狂犬病是预防人类狂犬病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战略。在若干国家,尤其在拉丁美洲,为动物(主要是犬类)接种疫苗降低了人类(以及动物)狂犬病的病例数。然而,最近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出现了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上升的情况,这说明狂犬病作为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重新出现。
对于非洲和亚洲很多地区而言,通过控制家养犬狂犬病预防人类狂犬病,是一个现实的目标。如果考虑到未来可以节省人类接触后预防治疗的费用,这样做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人类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可利用安全、有效疫苗实施接触前免疫接种。对在户外(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长时间活动,参加像是骑自行车、露营或远足活动的旅行者,以及对生活在面临较大接触危险的长期旅客和外籍人士,建议采用这一措施。还建议将这一接触前免疫接种用于从事某些高风险职业的人员,例如处理狂犬病活病毒以及其他与狂犬病相关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用于那些所从事的活动从专业方面或其它方面可在受到狂犬病影响的地区直接接触到蝙蝠、食肉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人员。由于儿童往往会与动物玩耍,咬伤可能会更重,或者不对咬伤进行报告,因而他们面临着更大风险。当他们在高风险地区生活或参访时,可以考虑为其接种疫苗。
世卫组织的应对
至少30年来,世卫组织一直在通过宣传、调查和探讨以及使用新工具方面的研究活动,努力打破对狂犬病预防和控制造成影响的“忽视循环”,特别是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造成的影响。
本组织继续促进人类狂犬病的预防工作,方法是消除犬类狂犬病,以及更加广泛地使用皮内途径进行接触后预防。这一皮内途径可减少细胞培养疫苗的用量,并由此使成本降低60%至80%。
世卫组织支持到2015年在所有拉美国家消除人类和犬类狂犬病以及到2020年在东南亚消除由犬类传播的人类狂犬病目标。后者制定的区域性五年计划(2012-2016年)目标是,将目前人类狂犬病流行国家的估计死亡数减半。
相关信息
(2022-09-19)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预防最重要
(2022-08-01)
狂犬病(乙类)
(2021-11-09)
景东县开展狂犬病宣传活动
(2021-10-09)
墨江县开展2021年“世界狂犬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
(2021-09-14)
世界狂犬病日科普-狂犬病常见误解与暴露后正确处理方法
推荐信息
关注男性健康,重组9价HPV疫苗在男性中的Ⅲ 期...
云南省2023年疫苗临床试验GCP培训班成功举办
云南省疾控中心参加国家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工作...
喜报!云南省疾控中心荣获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云南两个作品获全国结核病防控优秀作品并入选资源库
云南省疾控中心科普IP形象推广项目入选2021年...
云南省疾控中心作品获“中国健康传播好作品奖”三等奖
云南援建!中国援老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交接启用
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拟表彰对象公示
2020年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云南考区考生须知
人气排行
家人得了肺结核不必慌
云南省疾控中心派员参加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
早知道,我就…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与预防
甲型H1N1流感的那些事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对我省艾滋病丙肝防治工作开展现场调研
通过“高科技”检查各种性病,靠谱吗?
省级专家组对红河州和大理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开...
学习雷锋精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赴腾冲市开展病毒性腹泻监测...
Copyright @ 2004-2017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永佳科技有限公司13619626232 设计承建维护
联系信箱
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800*600或以上分辨率
网站内容的部分资料来源于各种媒体,由于种种限制,引用时对于作者和出处有的作了注明,有的未能。
在此,我们对所有资料的作者、编者、译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云南疾控资讯网”欢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6500262号 805